中孟合作孟加拉国发掘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获重大成果

28.02.2015  04:32
中孟合作孟加拉国发掘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获重大成果 - 佛教在线
来源: www.jzfjw.cn

中孟联合发掘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获重大成果

自2014年12月27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孟加拉国Agrashar Vikrampur Foundation,Oitihya Onneswan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佛教遗址的nateswar遗址区展开考古发掘以来,迄今为止,发掘时间50天,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这次发现的两组庞大的建筑遗迹,长度在16米以上,残高接近4米,建筑形态在孟加拉国尚属首次发现,新发现大量的佛塔、道路、灰坑等考古遗迹,其中有一座佛塔内发现了胎藏室;此外,还发现不同时代的陶器组合和其他文物标本。

这次发掘的学术意义在于:一是经过大面积的发掘,对于nateswar遗址区的分布、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巨大的建筑体量,显露出一个规模庞大的佛教中心的冰山一角。二是将不同时期的遗存清晰地区分开来,从而勾勒出遗址沧桑变迁的历史过程,一系列测年标本的获取,将建立起遗址的年代学序列,将丰富和充实人们对于这个历史时期的认识。

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佛教遗址位于今达卡地区的蒙杰甘希县,据学者考证,这一地区是孟加拉Chandra(公元900-1050年),varmana(公元1080一1150年),和Sena(公元1100-1230年)王朝的都城所在,也是这些王朝时期的一处重要的佛教中心。

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很强的观赏性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有着巨大的 旅游 开发的潜力。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是中孟关系史上一个光辉的名字,这里是佛教大师阿底峡的出生地,阿底峡尊者在 西藏 创立的噶丹派佛教,影响深远,是现行达赖、班禅系统的格鲁派黄教的源头,作为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开山祖师,阿底峡在西藏、青海、甘肃和蒙古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从周恩来总理开始,中国政府就一直珍视这条友好关系的纽带。这次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佛教遗址的考古项目,又为传统友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孟双方希望在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遗址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进行长期合作,将它打造成孟加拉国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孟友谊新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