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婺城区养路工成功自制“绿化修剪机”

27.10.2014  21:14

  今年8月份的时候,金华市婺城区交通运输局汤溪公路养护站自制了一款简易路面“修补王机”,机械的材料基本来源于网购和废旧市场,最后组装而成,机械上路试机后效果颇佳,极大的节约了公路养护成本,提高了养护生产效率。近日,记者听说婺城区交通运输局白龙桥公路养护站最近也发明了一台“绿化修剪机”,据说不用养护工拿着大剪刀修剪绿化,司机只要开着车,分分钟就能将公路绿化带修得整齐划一。


   “绿化修剪机”大显神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日前,记者来到白龙桥公路养护站,在养护站站长黎国军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那台传说中的“绿化修剪机”。“这台‘绿化修剪机’可厉害啦,有了它工作效率‘杠杠的’!”黎国军自豪地说。可是记者第一眼见到“绿化修剪机”的时候,给人感觉就是“非常一般”,无非就是一个钢架固定在了拖拉机的侧面,然后又有两台切割机并排固定在了钢架的两边,“绿化修剪机”其实就是切割机和拖拉机的合体,只要一块发动就能上路修剪了……
  “真的像站长说的那样厉害吗?”面对这种疑问,黎国军信心满满地叫养护工发动了“绿化修剪机”,想当大家的面一睹“神机”的效果。司机驾驶着拖拉机,沿着公路绿化带一路缓缓开去,前面一台切割机负责“大修”,后面一台负责“小修”,只见那些长到绿化带外的灌木枝条齐刷刷落地,不一会儿,一条长约100米的绿化带只用了十分钟就全被剃成了侧“平头”。包括记者在内,在场的其他养护工都惊叹:“其貌不扬,效果不凡啊!
  惊叹之余,黎国军给记者细细算了笔账,就拿虹戴公路来说,全长16.5公里,来回的绿化带长度就有30多公里,如果让20名养护工拿着大剪刀修剪绿化,大概要花去整整40天时间,而且还要是天气好的时候。但如果用“绿化修剪机”修剪绿化,两名司机轮流驾驶一辆拖拉机,只用15天就可以修剪完30多公里的绿化带,并且几乎不受天气影响。
  “单单这样算,就已经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人力、物力,有效缓解公路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黎国军说,“绿化修剪机”的优点还不只是这些。它的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低、易携带,能够流水式作业,弥补了人工修剪时的不平整、规格不一,大大提高了质量。“更加重要的安全,一方面手动切割机容易对养护工造成意外伤害,另一方面,如今大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养护工站在路上修剪十分危险,每年养护工意外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认为‘绿化修剪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他说。


  养护工也能搞出“大动作


  谁是“绿化修剪机”的发明者呢?黎国军自豪地说:“是我站的养护工周卸良,他是名退伍士官。”“‘绿化修剪机’从设计到成型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是我们站所有养护工一起经过多次讨论、设计后完成的,我只不过比较懂机械,学以致用罢了。”周卸良谦虚道。
  当记者问到周卸良为什么会想到发明这样一台“绿化修剪机”时,他说,公路养护是公路段的主业,在养护站工作4年多来,时常会听到有关养护工工作时意外伤亡的事故,所以他就一直想用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养护工上路工作。基于自己本身比较懂机械,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领导对“创新公路养护”大力支持,后来在大家伙的共同努力下,“绿化修剪机”就问世了。
  据悉,“绿化修剪机”目前还在试验阶段,需要不断地“进化”和完善。“‘绿化修剪机’现在还只能对绿化带进行侧面修剪,还没有达到平面修剪的效果,我们还将不断努力,设计研究出一台‘7’字形的新型‘绿化修剪机’,让绿化带的侧面和平面修剪工作能同时进行,效率更上一层楼。”周卸良对“绿化修剪机”的前景胸有成竹,他觉得以后还能申请专利。
  婺城区交通运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绿化修剪机”的诞生,某种意义上是做到了养护生产作业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四新”技术,保障了道路“畅、洁、绿、美、舒、安的公路环境。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对有想法、有创新的一线养护工都给予厚望,只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行动,就会给他们更多、更大的平台去发挥,鼓励他们在有限条件内创造无限的价值,积极为公路养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婺城区交通运输局 郑建良 章晓仙 周拥军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