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浴室监管难,家长要多长个心眼

13.12.2016  02:37

  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郑燕飞) 先是单独二胎,再是全面二胎,近几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母婴消费市场成为了一片红海。但奶粉、尿不湿等婴儿常用物品大牌林立,竞争自然是异常激烈。于是,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便另辟蹊径瞄上了婴儿浴室。

  来自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的统计,在杭州六大主城区,2014年登记在册的婴儿浴室为74家,2015年增加到88家,2016年至今已达到100家,短短2年时间增加了26家,增幅为35%。

  不过,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婴儿浴室的水质能不能保证干净?公用物品有没有严格消毒?为了帮大家找到真实的答案,钱江晚报记者跟随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走访了多家婴儿浴室。

  10个宝宝有9个去过

  婴儿浴室渐渐走进家庭

  12月8日下午,钱报记者跟随杭州市与下城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城北的回龙路。这里周边都是新造的高层居民楼,从阳台上晒着的衣物来看,小区的入住率还蛮高,不少阳台上都挂晒着婴儿的衣物。可能正是发现了这里的市场需求,这条路上隔着没多远就有两家婴儿浴室。

  记者来到一家名叫“怀内宝宝”的婴儿浴室,推门进去,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着实有些气闷。由于内外温差悬殊,玻璃门上罩着厚厚的雾气。

  “我们穿着衣服会觉得热,但宝宝们都是光着身子的,温度要是不够高的话,很容易感冒。”一位带着4个月大的宝宝来洗澡的妈妈说,孩子出生以后,他们每周至少要来2次。

  房间仅三十来平方米,从内部设施看,婴儿浴室所提供的服务其实不多,无非就是游泳(分为大池和小池两种)、洗澡、抚触,单项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消费者可以只选其一,也可以享受一条龙服务。

  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服务,近年来却大受欢迎。记者留意了一下,在二十来分钟时间里就有5位顾客陆续进入,有的是抱在手上的小婴儿,有的已经是快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老主顾了。而在另一家婴儿浴室的门口,带着宝宝来洗澡的家长在排队等候。

  随后,记者做了个随机小调查,结果更是惊人,10个孩子里面竟然有9个曾去过婴儿浴室,其中还有一半是出生至今定期要去。这些家长送孩子去的理由有这么几个:浴室里暖和点,家里洗澡怕感冒;听说让孩子早点学游泳可以锻炼肺活量。

   卫生状况无法实时监督

  建议家长要多长个心眼

  作为家长,带着宝宝去婴儿浴室消费,看中的是那里的环境和游泳、抚触等服务可能对宝宝成长带来的好处。

  但他们同时也会担心婴儿浴室的卫生问题,宝宝赤身裸体在这个公共环境中,毛巾有没有洗干净?浴缸有没有消毒?给宝宝洗澡的工作人员是否健康?

  今年9月,下城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婴儿浴室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查指标主要包括毛巾、浴巾等棉织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PM10指数;玩具、救生圈的卫生状况等。结果还好没有一个项目超标。

  不过,家长们也必须明白,所有的抽样检测结果都只能代表当时的情况,卫生状况是动态变化的,一次抽检合格与否,不足以代表所有的情况。

  因此,当你带着宝宝进入不熟悉的婴儿浴室消费时,进门先看证件证照,包括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其次是用肉眼观察池水是否干净、毛巾是否进行单独消毒等。

  当然,为了更好地保证卫生,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建议去婴儿浴室时要自带毛巾。

  规范管理标准亟待出炉

  欢迎家长们一起来挑刺

  婴儿浴室的装修变漂亮了,硬件提升了,员工办健康证了,公共用品的消毒意识也提高了。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呢?

  “婴儿浴室这个行业在杭州兴起也就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应该说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但仍有一些死角。”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副所长金涛告诉记者。

  他在日常监管中遇到不少经营者为了拓展业务,纷纷开出婴儿SPA项目,有的宣称能预防和缓解感冒而大受家长欢迎,天天带着感冒急性发作期的孩子来泡这种能治病的澡。殊不知,浴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对于此类问题,他们也很想去管理起来,但苦于无法可依。金涛副所长说:“目前,尚无专门的婴儿浴室卫生规范,我们平时在监管时只能参照成人浴室的卫生标准。但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免疫力较低,对浴室的卫生条件就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修订一个专门的管理规范。

  金涛副所长说,作为监管部门,他们也很欢迎家长们从消费者的角度挑挑刺,以帮助他们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引导行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家有关于婴儿浴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反映,说不定未来的管理规范里就有你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