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联大作“联”文章 不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试点工作

13.01.2016  22:44

今年7月份以来,中央、省委相继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群团工作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等问题。妇联作为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基层妇联组织是妇联凝聚和服务妇女群众的一线阵地,是妇联组织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但我们可以看到,我市妇联基层组织覆盖面虽然广,但实际作用发挥不到位,基层组织和干部存在“撂荒”情况,工作存在“上头热,下头冷“现象,基层组织设置不能适应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在基层妇女群众中影响力、号召力、存在感不强。

建设和服务好基层妇联组织难度很大。在镇街一级,有相当一部分镇街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且没有专项经费保障,使妇联工作退为次要位置;在社区村居一级,村级妇女组织弱化严重,多数只是挂起了妇女组织的牌子,主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低保等工作,而且村居和社区妇联干部未享受经济政治报酬,工作积极性不强,无法保证妇女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这几年市里考核并没有把妇联工作列入考绩内容,缺乏钢性制度和机制约束,导致镇街一级对妇联工作不重视,使妇联工作存在被边缘化、弱化的现象。另外,我市妇女儿童人多、松散,需求多元,如何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全省领先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发展多元妇联组织是个巨大挑战,难度很大。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瑞安市妇联积极主动承接省妇联加强和改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改革创新的精神,率全省之先在我市玉海和南滨开展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试点工作,提升基层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和服务妇女的能力。

一、建立组织网络新体系,激活基层组织末梢。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组织网络体系。 一开展组织末梢建设。 以兴趣爱好、劳动生产、服务需求、社会活动等为纽带建立健身队、腰鼓队、太极队、居家养老帮扶队、五水共治服务队、爱心妈妈帮帮团等新型妇女组织103个。 二扩大妇联组织覆盖。 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妇联组织建设,在我市巾帼电商孵化基地和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妇女工作联络站,今年新增在民政注册的女性社会组织67个,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3个。 三探索网上“妇女之家”建设。 组建以妇联干部为纽带的妇女QQ群、微信群85个,联系妇女2万多人次,建立妇联工作“线上线下“互动格局。

     二、建立妇联工作新队伍,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采用“1(乡镇、街道妇联)+N(村居妇联)+M(妇女小组)”的管理模式,优化妇联工作队伍,增添基层活力。 是在15个镇(街道)妇联增设兼职副主席15名、执委32名,把优秀的村居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吸纳到街道妇联工作队伍。二是加强村居妇代会、社区妇联建设,将女大学生村官、村妇女小组长、妇女活动队负责人、优秀女村民代表等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新增妇联副主任和委员1562名。 是通过优秀妇女骨干结对帮扶方式,组织126个巾帼文明岗、女性社会组织与社区(村)结对,制定岗村结对帮扶计划,实行巾帼文明岗岗长或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兼任第一主任,拓宽农村妇女工作人才引进渠道。

三、建立妇联工作新机制,规范基层组织运转 一是 建立落实“四必访四必到”联系群众制度。结合“三万”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配合省、市妇联蹲点指导组,动员镇街妇联、社区(村)妇联,五级联动层层开展走村入户活动,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信访接待、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倾听基层妇联群里最真实的声音,共发放妇情调查表1万份,走访村居246个,家庭7498户,收集问题524个,例如公立幼儿园少、就医难、农村文化风气不健康、妇女健身缺乏场地等问题。 二是 指导建立镇村两级妇联组织领导班子工作议事制度、责任分工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制度、分工联系下级组织制度等,明确各班子成员、执委(委员)工作职责,强化妇女干部责任意识。 三是 突破经费等保障瓶颈约束。追加30万元作为试点工作专项经费,同时将逐步建立起财政追加+镇街支持++公益创投+社会捐助的多元模式,确保经费得到保障。 四是 完善星级定档考评机制。出台《试点分类创建标准》,依据乡镇评定、村居自评、走访群众等三部分内容进行定档,对村(社区)妇联组织实行“分类定档,动态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分类定级工作,督促基层妇联组织自我检查、明确定位、整改提高。星级定档考评机制还在温州妇联《妇工信息》专刊上作为经验交流予以印发。

四、发挥妇联组织新作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依托女性社会组织优势,延伸女企业家协会、华夏之家社会工作中心等女性社会组织手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困难学生救助、防止儿童走失、儿童心理健康等妇儿公益服务活动。发挥妇女小组分布广泛,辐射带动性强的作用,组织巾帼志愿爱心服务队、大妈服务队、大姐服务队等,在全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境整治、平安宣传、敬老助困等活动,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的“最后一公里”。发挥各级巾帼文明岗与优秀妇女骨干带头人作用,与19个试点社区(村)结对建立岗村结对帮扶计划,理清试点工作思路,开展“巾帼百岗联村行”系列主题活动,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的生机和活力。组建法律帮助、爱心帮扶、素质提升等专业巾帼志愿者队伍144支,为妇女提供专业化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让普通妇女能感受到妇联的温暖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