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妇联关于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4.10.2014  15:34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以服务为主题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服务作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这给建设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提供了有力契机,如何做到借机而上、顺势而为?笔者且以温岭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作如下思考。       去年以来,温岭市妇联在党建带动下积极推行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做法,努力找准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带组织建设,带队伍建设,带能力建设,带载体建设,带阵地建设,全面创新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党建先导、整体联动、带促结合、共同发展”的工作态势和良好局面。          一、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1、着眼于“”组织建设,实现全面开花。 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统筹建等方式共建“妇女之家”,实现村居(社区)“妇女之家”全覆盖,以上星、摘星方式实施星级动态管理,促进“五有”、“五好”示范建设。在非公企业、工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社会组织中,通过创新“3+1”、“三同”、“三联”两新组织扩覆模式,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已建妇女组织7090个,覆盖率达75.99%。在一些新领域、新行业、新团体等新社会组织中,建立了“女企业家协会”、“女村官联谊会”、“女代表联谊会”、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家教讲师团等,尝试以不同的形式扩大妇联的外围组织。       2、着眼于“”队伍建设,塑造实干群像。 在滨海镇试点妇女干部任免制度化,通过设定村级妇女干部任职、免职条件,进一步把好妇女干部入口、出口关。举办近千名妇女参加的全市“庆三八”表彰大会暨巾帼论坛、160多名科级女干部参加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形象设计与礼仪修养等讲座,开设80多名女村官参加的“美丽乡村梦·实干当家人”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为200多名农村妇女干部举办历年来档次最高的全市村级女干部培训班,组织参加台州市农村“两委”女干部培训班,全面提升妇女干部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能力。并借换届之机,推动各地配齐配强村级妇女干部,全市829个村中795个村妇代会主任由村女两委女委员兼任,兼任率达95.8%。       3、着眼于“”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素质。 组织优秀女村官、女企业家组成宣讲团在全市进行巡回现身创业创新谈,邀请全国优秀知名女性现身作创业创新辅导报告,制作女村官创业历程、十大女杰等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农家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女经纪人为重点培训对象,依托巾帼新农民大讲坛、农函大等,继续深化女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探索技能型、订单式、通用型、实用型、特色型等各种培训模式,构建“政府买单、妇联接单、妇女选单、学校做单、合力办单”等五单式培训网络。今年以来,月嫂、烹饪、网商等各类培训已达42场,受益妇女达3000人。       4、着眼于“”载体建设,创新双向交流。 大力推进民主恳谈制度,以镇(街道)妇联为单位,每月确定一个具体议题,组织村两委女干部、妇代会主任、计生联系员、村级妇女后备干部、各行业妇女人才以及其他热心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以恳谈日的形式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举办妇女民主恳谈会80多次,参加妇女达720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全市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同时深化性别预算进程,今年又在杭州的性别预算国际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5、着眼于“”阵地建设,搭建服务平台。 妇联在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阳光姐妹谈心室、社区妇女学校、家长学校、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探索“妇女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的公益服务模式, 逐步打造不断满足妇儿需求的服务平台。通过完善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运行机制,推进市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家庭暴力庇护所,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借助党员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妇女远程教育学校。采取“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基地实践”教育模式,组织实用技术、公民道德、科普知识、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等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网络视频、专家现场解答、观摩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二、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妇联组织的网络覆盖尚无法完全满足妇女的服务需求。妇联组织网络覆盖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纵向上市本级设有组织编制9个,镇(街道)一级妇联只有一位专职岗位,且多数妇联主席还要身兼数职,村居(社区)的妇代会主任多数兼任计生联系员,日常管理繁忙,而且她们的工作补贴来自于计生联系员岗位。横向上看,虽然各类女性社会组织在不断增加,但是她们尚未建立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功能发挥有限,不能成为妇联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外围组织。       二是妇联组织的能力水平尚无法完全迎合妇女的服务需求。一直以来,妇联组织在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妇女需求的进程中暴露出理论研究薄弱、创新意识不足、理性思考不够等问题,受制于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妇联干部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较传统,策划活动、设计载体局限于行政化工作倾向,存在“就妇联论妇联”的自我封闭潜意识,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一些“妇女之家”、女性社会组织、女性负责的文体团的妇女群众“领袖”、妇女代表在参与议事活动中,大多凭着朴素感情率性而为,主体意识、理性表达诉求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三是妇联组织的队伍建设尚无法完全适应妇女的服务需求。据调查,在机关,担任正职的女领导偏少、在重要的职能单位任职的女领导偏少,尤其是组织、人事、教育、财政、土管等部门班子中尚未配备女干部。在农村,女党员人数偏少、女干部人数少,女后备干部人数更少。再者,镇(街道)妇联干部的流动性较大,2012年至2014年的两年半内,16个镇(街道)出现妇联主席岗位流动的高达14人次,致使妇联工作缺乏连续性。       三、加强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是明确角色定位。妇联组织要站在“大党建”的服务大局中推进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的建设,要抢抓机遇,争取党委支持,推动把建设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纳入基层党建总体部署,借助党群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建的平台,推进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的巩固与发展,抓好基层妇女活动阵地建设使用、基层资源保障机制建设,使基层妇联网络健全、工作阵地巩固、干部队伍充实、经费支持稳定。       二是明确努力方向。妇联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为核心,以妇女群众的需求为工作方向,以妇女群众是否满意为检验标准,既要向党委政府反映妇女需求,争取支持,又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妇女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妇联干部队伍。以“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农村和社区,面向普通妇女群众,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把服务做到妇女身边,做到妇女群众心坎里。同时抓好政府工作、妇女需求的结合点,积极推进岗位建功、技能培训、妇女维权等本职工作,配合开展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政府工作,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       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妇联要建立健全妇意收集、妇事反映、妇情分析、妇声回应等制度,了解和掌握妇女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虚心接受妇女群众的监督,使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的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妇联组织议事规则和程序,全面推行基层妇情公开,积极推行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议事会制度,形成妇女民主参与服务全过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妇女满意为根本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把服务成效作为妇联组织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引导妇联干部真正把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温岭市妇联)           栏目:基层组织    编辑:金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