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实践活动给留学加分?

09.07.2015  09:16

随着留学人数增多,留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国内学生与家长在选择国外大学时,往往把目标盯在名校上,以美国大学为例,国内学生基本都会选择排名前100、前50甚至是前30的学校、

冲击名校而言,除了要求学生学习能力强,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领导力、评判性思维等等。用天道教育集团本科留学总监肖磊的话说,看成绩、看文书都已成了过去式,如今的留学申请,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轨迹,尤其是申请本科的学生,国外大学看重的是学生从初三开始到整个高中三年的轨迹。

这个轨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有参与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等,“招生官希望从学生的成长轨迹中,观察到学生所具备的特质、潜力。”简单地讲,就是除了成绩外,还要有各种活动。

那么,要怎么参与这些活动,参与哪些活动,才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为学生的留学“加分”呢?肖磊简单概括了一下:能实现个人能力进步、体现独立思考能力、能尝试解决一些问题的活动。

思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在肖磊的观念里,学生参与活动之前,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他认为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想清楚了这点,学生参与活动时才能有的放矢。

都说国外的大学,尤其是美国的大学比较喜欢有领导力的学生,也因此会有学生想尽办法参与社团活动,甚至是去学生会谋求一些职务,但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些活动是否适合自己。”肖磊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与优势,同样,也会有自己的弱项,“有些学生在科研方面是强项,那么参与的活动最好是与科研有关。”当然,如果仅仅是想尝试不同的活动,或者通过不同的活动锻炼自己某方面的特质,那就另当别论了。

活动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肖磊建议,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你想当一个医生,那么选择去医院帮忙一个夏天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当教师,那么可以考虑去做夏令营辅导员。”在寻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周边的资源寻求帮助。

纽约州立大学大一学生CoCo高中就在美国读书,通过高中阶段的志愿者经历,最终决定了大学的专业方向。“在一个俱乐部和孩子一起玩,主要是向俱乐部中相对比较贫困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每个寒暑假我都会在那里,贯穿了我整个高中。”CoCo说在此之前,自己对于未来也感到迷茫,通过和孩子们相处的经历使得她下定决心选择如今的儿童教育学专业。

活动中要保持独立思考

一个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分工,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必然不同,学生在活动中能否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用独特的视角看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肖磊说,这也是国外大学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也是招生官所喜爱的特质。

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可以展现不同的个性与特质,会让活动更加精彩,在活动的过程中,与同伴进行探讨,也是实现个人能力进步的一个途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严斐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