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运作公众号的“10W+”

10.07.2016  22:16

创新创业大讲堂讲述“互联网策划以及传播秘密

张杨 快活人网络创始人

企业应该如何运营自家的公众号?这是很多在企事业单位负责运营公众号的人都感困惑的事情。近日,在浙图报告厅,由杭州市科委、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讲堂上,这次请来的创业导师是快活人网络COO张杨,他为杭州的创业者们讲了一堂“互联网策划以及传播秘密”的分享课。围绕着企业如何搭建微信团队,如何生产微信内容,标题怎么起,怎样策划有传播力的微信活动等内容,张杨娓娓道来,让在座的新媒体创业者学到了不少“干货”。

好的标题有哪些特质? 找角度、接地气、蹭热点

点开一条微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标题。千万别小看了标题的作用。很多人看一眼标题,才会决定是否点进去看文章,或者是否会转发这篇文章。

那么,能引起大家共鸣、让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的标题有哪些共性呢?张杨认为好的标题,肯定具备以下这些特质:站在粉丝的角度想标题,和生活更贴近,与热点沾边。落实在操作层面,编辑可以先设想10个标题,在正式发布之前,先模拟转发到朋友圈看看效果。

一般来说,有几个取标题的思路可以借鉴。一是问句式。比如,“为什么我们拒绝看《亲爱的翻译官》?”、“快活人网络沙龙结束后引发集体退票潮,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反问句式当标题,容易引起大家的疑问和好奇,而且反问句在气势上往往比较犀利,语气上带有讽刺意味,容易吸引眼球。

第二种,是情绪性语言。带有情绪的语言,可以让读者产生好奇。看的人不禁会想:“这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

第三种,是把标题跟名人捆绑在一起,利用名人效应。比如“斗舞,中国大妈跟蔡依林中间差了100个Taylor Swift”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关于名人的事情往往都是大家最关注的,借着名人的噱头,可以引来很多人关注。

第四种,夸张性的语言。夸张的语句让文章有悬念,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比如“2015年最棒的英美剧都在这里了”,这样的标题,会让读者思考到底最棒的英美剧是什么呢?

第五种,逆向思维。比如“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不是你妈!”看了这个标题的前半句,很多人会思考最美的女人是谁?而后半句的逆向思维,让语言变得更加辛辣、犀利,让人想一探究竟,为什么会这样说。

编微信不能盲目跟热点 找对思路很要紧

如何生产微信内容,对于很多编辑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很多人在做微信公号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知道该如何找选题的局面。因此,很多公众号都会出现生搬硬套“新闻话题”的尴尬。在课上,张杨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思路。

一是九宫格联想法。即在想微信内容时,可以以这条微信的中心词为核心,向外拓展8个内容。例如,以“女性白领”为一条微信的核心词,那么从“女性白领”可以向外拓展到感性、情怀、护肤、明星、旅行、健身、美食、品质。然后再从这八块内容中,找出一个写“女性白领”微信的头绪。

此外,还有一种不少大号经常操作的方法,就是意向拓展法。

张杨举了“万科良渚文化村”发布的一则商铺微信为例——“继大头儿子家产、依萍母女财产曝光后,西施到底有多少钱?”这则微信以大头儿子家产、依萍母女财产开启话题,然后引申到西施、范蠡,介绍范蠡为当时的大商人。最后点题,如果范蠡活在当下,以范蠡的投资眼光,应该会购买良渚文化村的商铺。这样一篇微信,不断地通过意向拓展,最后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而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起来也很愉悦。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者 屠雁飞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