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无奈求助“谁能想个办法守住妈妈”

24.11.2015  12:10

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三年走失七八十次

最远一次离家10公里走丢8个小时

插图/连诚

三年,朝夕相处的母亲,连女儿都不认识了,还一次次离家走失。

何雯今年38岁,母亲75岁,杭州人。三年前,母亲第一次走失。是大年初三的下午,母亲突然消失了两个小时,也答不上去过哪儿。那时,家人还没意识到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直到几个月后,母亲第二次走失:下午两点,人没打招呼就不见了;母亲家在西湖大道边上,何雯在附近找了两个小时未果;去派出所调监控,依然没踪影;又过了三个小时,还是没消息。

最后,是一个安徽小伙子在杭州大厦门口看见了老太太,淋着雨往前走,说要回台州老家,便带去了派出所。根据何雯的报警信息,文晖派出所通知她接人——老太太走失了8个小时。

经历核磁共振、验血以及一系列测试后,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一种)中晚期。回想以往,母亲的病其实早有迹象:60多岁时开始记性差,电话里刚问何雯“今天回家吃饭吗?”十分钟后又打个电话。

母亲被确诊时父亲76岁,看不牢母亲。何雯加入了几个阿尔茨海默症家属群、学习护理知识,还买了个定位器。

母亲开始频繁走失,最远的一次走到了钱塘江边。三年来,“没有一百次,也有七八十次。有时我们穿软底鞋出门,找人走得大脚趾甲都黑了。”何雯说,家人开着电脑定位,她开车找人,去过6个派出所接人。“幸好领导理解,批准我上班时间请假找人。

何雯给母亲所有的裤子口袋都缝了个“一字形”的袢,用来挂定位器。最早,她买的定位器可以挂在脖子上,被母亲摘下来锁进了柜子里。她给母亲买了两个定位器,“双保险”。

母亲的病还在恶化。今年上半年,她还能和人对话,等到下半年,她开始指着桔子说“拖鞋”。

何雯特地买了套父母家附近的房子,隔一天回一趟家,每天通电话确保母亲安全。

每次回家,何雯和二姐第一件事是扫地。母亲吃饭边吃边吐,吃水果直接把果皮丢地上,父亲来不及打扫。母亲洗澡、洗头、理发、换衣服……全靠何雯姐妹,连内裤都是何雯在网上一打一打地买。

父亲越来越年老,母亲的病还会继续恶化,何雯开始考虑请保姆。父母吃饭也是个问题,现在是父亲买菜、烧菜,烧不动了怎么办?有没有社区食堂或者送餐服务?

偶尔清醒时,母亲会说:“小女儿对我最好了。”何雯觉得,做的所有事情都值得了。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题材的影视作品,电视剧《嘿,老头》、电影《依然爱丽丝》,每个细节都牵动她的情绪。“电视剧有个情节,说老头走丢时受欺负了,我就害怕,怕我妈走丢了也被人欺负。

母亲之前热心、开朗,患病后完全变了一个人。对于母亲的病情何雯很难过:“希望社会大众能对失智老人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排挤,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活得有尊严一些。平时走在路上,对行为异常的老人能多一份关心,说不定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快公益】的热线多次接到像何雯一样的读者打来电话求助,希望能想个办法守住他们的亲人。

原标题: 女儿无奈求助“谁能想个办法守住妈妈”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