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头版头条聚焦浙江安吉竹产业发展

21.06.2016  14:54

中国绿色时报》6月21日头版头条报道

安吉竹海 安且吉兮 ——聚焦浙江安吉竹产业发展  

  1800年前,汉灵帝借用《诗经》“安且吉兮”,赐名浙江省安吉县为“安吉”。

  1800年后的今天,安吉因竹而富、因竹而美、因竹而名。竹产业实现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利用的4次跨越;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均名列全国第一,位居全国三十大竹乡之首。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55.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90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3610元。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

  安吉竹海,不仅让汉灵帝的“安且吉兮”照进了现实,而且用实践生动地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安吉竹海 风景独好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森林覆盖率71.1%,植被覆盖率75%。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07.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8万亩。

  竹,是安吉的灵魂,也是安吉的希望。

  安吉坚持不懈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挥生态文化作用,以做大做强竹产业为主攻目标,走出一条富民兴县的竹产业发展之路。

  一根翠竹撑起了安吉的一方经济,也成就了安吉的种种荣耀。“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纤维名城”“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中国竹产业集群”“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林业科技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和全球第一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等国字号殊荣比肩而立。浙江省政府确定安吉县为“浙江省林业产业百亿强县”“浙江省森林旅游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安吉竹业历经了3个发展阶段:

  一是竹材培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安吉的竹子培育技术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8项技术措施为主的竹林丰产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全县毛竹林面积达到85万亩,居全国县(市、区)第二位,毛竹蓄积量1.8亿株,年采伐量3000万株,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一。

  二是竹加工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一些台资竹加工企业进驻安吉,为安吉竹加工产业奠定了基础,当年许多在台资企业务工的工人如今成了竹制品加工企业的大老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竹业生产企业2162家,产品涉及竹质结构材、竹质装饰材、竹日用品、竹纤维产品、竹质生物制品、竹木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八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含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三产旅游跨越阶段。本世纪,电影《卧虎藏龙》将安吉这片大竹海搬上银幕,竹海盛景被世人熟知。此外,2008年安吉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森林休闲旅游景点来规划,使森林旅游迅速兴起,目前全县已建成的森林旅游景点就有16家。

  “世界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为了这句美誉,几多汗水、几多拼搏,只有安吉人知道。

  政策引导 夯实一产

  健康的产业需要积极的政策做支撑。安吉竹产业的大力发展,得益于通过强大的政策支持引导,夯实一产发展基础。

  深化林权改革,助推竹林规模经营。2006年,在中央林改政策的指引下,安吉县迅速开展了林权流转、抵押、合作等深化林改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安吉县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办法》《安吉县林业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安吉县林权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安吉县林权出资公司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林改政策的引导下,安吉县的森林资源配置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家庭分散经营山林通过流转逐渐实现规模集中经营。

  目前,全县流转山林面积近54万亩,出现了一批林业股份制合作社、合作林场、家庭林场、工商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林业股份制合作社走在全国前列。如2009年2月,皈山尚书干村42户农民将连片的675亩竹林折价入股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毛竹股份制合作社,掀起安吉“林权作价出资”新型合作模式大幕。据统计,全县在全国率先建设毛竹股份制合作社30家,面积7.14万亩,入社农户3673户。

  打造竹林经济,促进竹林增收。安吉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已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酒、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四大模式,经营面积29.1万亩,从业农户达1.8万户,实现经济产值51.2亿元,为林农增加经济效益4000元/亩。安吉县新国杨桐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杨桐经营的模式,已拥有社员109户,基地面积1000余亩。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靠种植采摘杨桐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户销售年收入3万-10万多元。编制《安吉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一是发展以林笋、林茶、林药、林林、林酒等5种主要类型的林中培植模式,种植面积2.5余万亩,产值达3.7亿元。以林笋为例,积极推广“一竹三笋”复合栽培模式,2015年全县产冬笋1.3万吨、鞭笋0.44万吨、春笋4.3万吨,产值达2.24亿元。二是发展竹林鸡、鸭、鹅等林下养殖,并积极探索山羊、石蛙等收益高的竹林养殖模式,建成竹林鸡专业合作社5家,年产1000羽以上30户,年产3万羽以上4户。三是发展休闲旅游,形成以林业为主要资源的“五主多副”的景区发展格局,拥有中国大竹海、中国竹子博览园、中南百草原、江南天池、山川乡等4A级竹林景区5个,建成了龙王山黄浦源、藏龙百瀑、浙北大峡谷等竹林特色景区11个,并建有以“体验森林生态、亲近自然山水”为主题的农家乐600余家,床位达1.5万张。

  围绕兴林富民,推进林业重点工程。从2004年开始,全县启动实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子速丰林基地、万亩竹子良种基地和林区作业道路建设“四大工程”,使安吉竹林培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建成集科学研究、林改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毛竹现代科技园区20.8万亩,共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园区建成主干道140公里、林区便道70公里、蓄水池64个、山塘水库10个、生产管理用房5925平方米。园区建成后,不仅竹子平均眉围增加1寸,每亩蓄竹量增加30株、每亩为农民增收500元,而且园区每年吸引120万人观光、休闲、旅游,成为林农“农家乐”的主要客源。建成速丰林21万亩,竹子良种基地1万亩,林区作业道路2050公里。建立省级森林食品基地29个,面积13.8万亩。

  政策支持引导,为安吉竹产业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

  政企合力 做强二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安吉竹产业显现出1+1>2的超强动力。

  首先,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培养龙头骨干企业。县政府连续多年制定出台龙头企业培育(综合)农业、林业、科技、人才以及《工业经济三十条》和《竹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实施“培大育强”工程,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隐形冠军”。实施企业梯队培育,设立企业贡献奖、明星企业奖、规模晋升奖、小微企业升级奖等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合作、虚拟经营等方式整合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配置,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企业股改上市,对质地优良、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培育,支持有限责任公司股改,鼓励企业赴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2013年至今,安吉竹产业争取扶持资金超亿元,极大地激发了竹业企业、合作社、竹农发展竹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目前,安吉共有2家国家竹业龙头企业、5家省农业骨干龙头企业、26家省林业龙头企业、一家企业在新三板上挂牌上市,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9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50%,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80%的国内市场。

  其次,政企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加大产品创新。县财政3年投入1500余万元,打造并打响“中国毛竹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纤维名城”“绿色地板·安吉标准”等区域品牌,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命名的全国竹产业会展和培训中心。突出“全竹利用”“高效利用”的思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相继开发出新型竹窗帘、室外竹地板、竹叶黄酮系列产品、竹叶抗氧化剂、竹纤维、竹醋液等新产品34个;同时为解决竹加工废料对环境的影响,加大了竹废料的开发利用,先后研制出竹屑板、重组竹板材等变废为宝的新产品,就地解决每年高达20万吨的竹加工废料,年产值超过3亿元,年创利税达6000万元,废料利用率几乎达100%,有力促进了安吉竹产业高效可循环发展。

  再次,围绕质量提升,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安吉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质量提升、经营规范、税负公平、转型升级等目标,出台制定《安吉县竹产业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安吉县竹产业转型升级标准》等行动实施政策。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低、小、散”竹制品经济组织限期整顿治理,如2012年以来天荒坪镇整治竹拉丝、竹地板、竹凉席等企业144家,拆除环保不达标锅炉33台;报福镇关停并转3家竹拉丝厂和3家竹笋粗加工厂,限期整改提升了14家竹拉丝厂。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质量、标准、认证等公共体系建设,鼓励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参与起草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县林业局组织安吉企业共同参与起草制定《竹席》国家标准,提升竹席质量。三是建立产业平台体系,完善集聚集约发展格局,以天荒坪两山示范森林小镇、章村森林氧吧小镇、上墅慢生活体验森林小镇、山川休闲养生森林小镇为抓手,“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其打造成竹产业集聚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省级竹产业特色小镇。

  政企合力,筑梦绿色。

  森林旅游 盘活三产

  南方人做事精明,浙江人做事更精明。

  安吉竹产业夯实了一产,做强了二产,但是,聪明的安吉人并未满足,而是继续开启竹海“掘金”之旅。

  除了引进旅游休闲大项目外,按照“游、购、娱、吃、住、行”六要素,完善全县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为了安吉竹产业的发展,他们在和时间赛跑:2013年,仙龙峡一期、鼎尚驿主题酒店、老树林度假别墅一期、香溢度假村二期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2014年,竹博园扩建、君澜度假酒店、帐篷客茶谷酒店、山水灵峰休闲农业园区等项目投入运营。2015年,签订总投资10亿元的“愚人谷青青草原度假区”项目,将山川乡打造成长三角最具森林特色的微度假乐园;引进6亿元的“穿越时光健康养生小镇”项目和2亿元的集轻奢、时尚与自然融合的休闲体验“茶园星空”酒店项目;开建投资达13.7亿元的浙江省自然博物园、上影基地、谜·零碳度假营地、三特田野牧歌4个重点项目。此外,天使乐园凯蒂猫家园、凤凰国际JW万豪酒店、深溪大石浪景区、大年初一风景小镇、熊出没乐园等森林休闲旅游项目等也相继投入运营。

  竹林旅游项目的运营,带动安吉森林旅游人数“井喷”式增长。2015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5.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5.64亿元,门票收入3.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1%、37.7%和72.1%。

  依托竹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农家乐规范提升、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民宿文化村落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向森林休闲养生转型。在全省率先推进农家乐规范提升,目前已完成417家农家乐的身份证式挂牌,推进民宿文化村落建设,完成报福田水遥、鄣吴民乐、上墅云半间3个民宿文化村落建设;突出黄浦江源和大竹海两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创建高家堂等14个不同模式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山川乡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乡域4A级景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休闲旅游经营,打造七星谷景区、状元山、仙龙峡等一批森林特色休闲项目,培育一批竹印象、建中竹炭等林产品购物示范点。

  利用竹文化,开展文化交流。建成竹子博物馆、大熊猫馆、竹叶龙博物馆、山民文化馆等各类竹文化展示场馆。安吉的竹叶龙、竹乐和百笋宴等民间艺术多次走出国门,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并先后承办了中国第一届竹文化节、“竹业走向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活动和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中国美丽乡村节等活动。以竹会友,广泛开展国内外各类竹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近万人次。

  一根竹子接二连三,造就了安吉的竹产业,也成了县域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全职和半职的从业人员约5万人,竹产业在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岗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15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190亿元,其中一产7.8亿元、二产130亿元、三产52.2亿元。安吉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

  一“竹”激起千层浪,安吉竹海真风流!(记者 刘继广 霍兴华 通讯员 张宏亮)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