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6.03.2017  15:36
      “一本档案卷宗有200-300页,大型项目档案可达上万卷。如果标准化的档案工作不能及时与项目建设同步,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天津市档案局档案项目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档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前端的重要资料,京津冀协同发展所有的建设项目档案连接在一起,多年后就是这个区域发展的见证。

        2014年10月,京津冀签订了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2月,在建设项目档案的规范性文件上,三地实现协同。2016年,三地确定在京津冀项目上一起指导一起验收。

        天津市档案局档案项目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建设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先导,而档案验收又是项目验收的关键一环。为了加快档案验收,2015年,三地档案局联合起草了《关于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意见》。2016年,天津编纂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作为全国首创的规范性文件,被国家档案局下发各省、市贯彻执行。《工作指南》作为京津冀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统一标准和操作规程,为三地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合法合规提供了保障。

        2016年9月18日,京秦高速(天津段)正式开通。该条高速开通有效缓解了G1京哈高速、国道G102的交通压力,缩短天津北部通往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强天津、唐山、秦皇岛与北京的京津冀交通互联。在京秦高速(天津段)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一直在同步推进,北京、河北两地档案工作人员与天津档案工作人员按照统一标准,一起现场验收,加快了建设进度、降低了建设成本,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到了实处。

        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工程档案负责人一直跟踪京秦高速(天津段)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从2013年1月1日开工到2015年11月30日竣工,结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帮助项目单位制定档案的归档范围,对归档要求、归档格式等进行了统一。

        该负责人说:“按照规范整理好档案,可以为工程交付使用和接管单位养护提供便利,不同人员可以清楚地查阅、看懂资料汇编。特别是工程项目遇到新技术,档案可以为养护管理等提供便利。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档案工作究竟有多大的社会效益?天津市档案局档案项目管理处负责人说:“5年、10年以后再回顾京津冀协同发展,除了项目本身,档案是一个重要的见证,它再现了整个建设过程,可以说留住现实、服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