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中央媒体32位记者 上周在杭用3天时间采访十家企业

23.03.2016  11:01

他们为什么来?关心什么?怎样评价杭州?

快报记者全程采访 倾听中央媒体评价 记录杭州经济发展正能量

FM9152次航班,于3月15日下午4:55降落在萧山机场,对于乘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竹来说,接下来的几天是一次很普通的外出采访。

一打开手机,想看看地面温度,突然冒出一个‘i-hangzhou’信号。”王竹有点意外:“去过一些国家,也跑遍国内大中城市,印象里,向公众免费开放Wi-Fi的真的不多。”直到后来的采访中,省市经信委的负责人给了她答案——杭州是一个很重视信息产业发展的城市,未来,免费Wi-Fi会像高速公路、水电气一样,是城市最基本的硬件。

此次王竹还有很多伙伴同行,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等另外8家中央媒体共32位记者,有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也有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

算起来,这是央媒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集中来杭采访。第一次,聚焦的是浙江的特色小镇;这次,关注的是杭州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用了什么好办法,他们想找到杭州经济发展的秘诀,帮助国内企业提振信心,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9家中央媒体为什么聚焦杭州?

今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GDP,增幅6.9%,完成了预期增长目标,但增速创下25年来新低。

五天后的1月24日,杭州的2015年经济统计数据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53亿元,迈入“万亿城市俱乐部”,GDP增幅时隔三年重返两位数,达到10.2%,居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二位。

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杭州,靠什么交出漂亮“成绩单”?

带着这样的问号,从3月16日开始,三天时间里,32位中央媒体记者走访了10家杭州企业。

3天时间他们都看了什么?

根据采访安排,每家企业采访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可是一路采访下来,没有一家不超时的。

跨贸小镇,记者编辑们逛了首个进口商品电子商务体验街区,体验了一把动动手指就能“买卖全球”的快感;

阿里巴巴,“我问最后一个问题”出现了至少5次;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起转型经验“听中央的(看清方向),看欧美的(学习先进经验),干自己的(不盲从,不抱怨,干实事)”,引来一片掌声;

海康威视,副总裁郑一波笑言:“不断拓展业务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过程,海康威视多年来从未停止转型升级的步伐”;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诉起了苦:“搞机器人出口不容易。开始,别人一听是中国自己弄的,直接说算了算了。但是越不信任我们就越要做得好”;

力太科技,记者们围着董事长李善通,从车间聊到电梯聊到食堂。李善通原来是一名公务员,2003年辞职抵押了房子、借了400万自己干。现在公司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为81家制造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家常衣服、半旧布鞋,像是厂里的老师傅。看待企业转型,宗庆后更像是个“拿来主义和工匠精神兼具的务实派”,他说目前正在打算在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建一座大型机械厂,批量生产生产线机器人。“做企业,创新驱动是发展永恒的动力,永远都要领先市场半步。

3天时间他们采访了谁?

在去企业采访之前,各大中央媒体还集体采访了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

被问到杭州经验是什么?赵书记用了三个字概括——“组合拳”。

其中,“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被赵书记放在了首位,“一个地方要发展得好,政策上必须是一脉相承的,继任者才能锦上添花,城市才会变成一幅美丽画卷。

还有什么好办法?创新驱动!

翻开杭州“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曲线图,一个“V”形赫然眼前。在全球经济进入发展放缓时期,杭州经济却逆市上扬。赵书记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大大激发了杭州创业创新的活力。

我们还特别重视人才。

人才就是牛鼻子,钱不是跟着项目走的,是跟着人走的。有才之人走到哪里将项目带到哪里,资金就会跟到哪里。以前,只有上海溢出来的人才会来杭州,现在杭州基础设施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都很好,加上秀丽的山水,自然引来了金凤凰。

当然,我们也有底线。

民生的底线,最终就是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获得感强不强;生态的底线,再怎么发展,生态不能破坏;文化的底线,文脉不能断,只要文化在,老百姓的心就在;安全的底线,让老百姓生活得安心安全;廉洁的底线,领导干部坚守纪律红线不能破。

在中央媒体集中采访杭州的3天时间里,快报记者也全程参与其中。我们是采访者,也是倾听者,记录杭州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也听听中央媒体对杭州的评价和印象。

人民网记者张晓赫

感受最大的是坚守,企业家坚守,花时间研发新产业;杭州领导坚守,一张蓝图绘到底。

新华社央采中心记者刘慧

杭州称得上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典范,三天采访下来,我深深感受到了杭州经济发展那种由内到外透露出的健康。从各种产业的优化布局,再到清新的政商关系,以及杭州企业家身上特有的内敛谦逊,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编导姚宇军

杭州这座城市很有创新活力,尤其信息经济、文创产业,未来不可限量。

央视网记者孔华

浙商以前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好,假皮鞋、炒房团等。现在发现不是这样的了,它是新经济的代表。像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外贸”平台,已经在致力世界贸易协定规则的制定了,将来肯定能让我们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有更多话语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编辑部副主任郭静

印象最深的是杭州的“明星”企业,不仅自己顺势而为提早为转型布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现在做的事,也在为更多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比如阿里巴巴,它聚合跨境电商,搭建平台,解决中小企业最头疼的信用担保问题;

比如传化,本是传统制造业,在自身发展中发现“物流”这一痛点,开始转型发展物流业。

杭州的企业,有大局、大势的眼光,难怪杭州能领转型之先。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采编部副主任张军勇

杭州的政务环境、商业环境很好,说明杭州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杭州的民营企业家很务实,认准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扎扎实实做自己擅长的。不仅做到中国最好,还要做到全球最好,这样不管全球经济怎么变,都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编辑王竹

去了十个企业,个个都是行业领头或者全球前列,这样的高品质企业密集度,国内很少见。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个企业待在这儿,一扎根扎几十年,而且这些企业都是能说走就走的轻质企业,没有机器设备厂房的“拖累”,它们愿意待在这里,说明杭州的经商环境确实很赞。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编辑部主任徐晓

不管是企业还是官员,都比较务实。市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和大家聊的都是“干货”;走访企业,各家都有转型升级的方法,也能直言不讳地说出问题和挑战。杭州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这里有很多亮点,每个公司都能做一篇大文章。

光明日报经济部主任童怀

杭州政商关系很良性,政府专注做好服务,企业专心搞好发展。

三天走下来,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杭州这座城市创业创新的活力很足,各种特色小镇发展蓬勃;一个是文创经济,成绩可喜。文创产业不仅是绿色经济,还有溢出价值,带动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产经部副主任杨国民

杭州的企业家很有工匠精神,一门心思,专注一个领域,埋头苦干。这是我们当前中国经济想要走出低谷,克服下行压力,很重要的一种品质。

原标题: 9家中央媒体32位记者 上周在杭用3天时间采访十家企业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网络编辑: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