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实验小学花血本打造“影视中心”

10.12.2014  20:56
              包括了摄影棚、制作室、戏剧排练室等部分的新天地实验小学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天地影视中心,今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让全校学生体验到了“拍电影”“当明星”“做导演”的乐趣。天地实验小学主打体验式课程,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引起杭城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多数学生家长忍不住要问,为什么一所小学要建如此大规模的影视中心?时下,不光是杭州,因全面推动课改而瞩目的北京市十一学校也早已用戏剧课代替音乐课、美术课。 
              周末,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来到天地实验小学,出席了第二届当代教育家论坛,不仅观摩了天地实验小学的体验式课程,也对戏剧课程进行了一番解读。为何用戏剧课替代音乐、美术课程?李校长在活动现场回答,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这个,戏剧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生活。 
              李希贵介绍,十一学校的戏剧课有九个门类,这九个门类所需要的服装、道具、音响都不一样,每一门课程的学生都会超过200名,因此在学校的硬件设计中,排练厅的数量非常多。“当时决策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建这么多排练厅,不如集中财力搞一个高大上的排练厅,到学年结束的时候,汇演一下,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同意,这和我们的课程的定位有关系,我们戏剧课不是为了汇演,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汇演,正在排练的过程。”李希贵说,“当我们的学生在每一个剧里穿上不同的服装来表演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入戏,他很快就会换位思考。我们这里的孩子最缺的就是换位思考。所以,怎么让学生通过扮演一个一个角色,让他能够真切地去了解、体验这个角色的、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内心”。 
              那么,表演、创作戏剧究竟能让孩子学到什么?李希贵说,这些孩子不仅仅要扮演一个角色,他们还要负责至少一场剧务,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美术、导演、创编、场记等等。每一个剧务必然要和其他的剧务发生冲突矛盾,如果没有这些简单的设备,这些沟通就缺少载体。所以学校用很简陋的条件把这些排练厅搞起来的时候,教育就开始产生了效益。在开学的第一个月里,如果你去听课,你会气得要命,为什么?整个排练厅是一片乱哄哄,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大爷”,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是全场的主角。后来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到期末结束你再去听课,你会非常欣慰,每一个学生的辈分全都降了两辈,从“大爷”降到“孙子”了。这个学生耳麦出问题了,有人会马上跑出来帮忙递一个新话筒,有人的服装领子没弄好,会马上帮他弄一下。经过这样的学习体验,他们终于明白了,只有沟通才能带来合作,只有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只有后退一步,妥协了,你才会更好的前进两步。 
              “这种体验正是戏剧课课程定位所要的,我们并不希望通过戏剧课培养出一大批艺术大师,甚至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尽管以后有可能冒出大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他的人格从这里慢慢形成,我们希望他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慢慢能够在这个里面长大。”李希贵说。 
              天地实验小学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在戏剧教学方面的探索不谋而合。“开发天地影视中心是为了实现学校的体验式课程,开启学生的第七艺术,即电影艺术,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无限潜能,同时在戏剧和综合表演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情感。”天地实验小学校长王雷英表示。 
              体验式课程成为目前天地实验小学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体系强调体验式学习,实现“前有预,中有记,后有续”的体验过程。学校老师朱强介绍,低年级每周参加两个半天的体验式学习,中高年级每周参加一个下午的体验式学习;每个儿童每学期选修两门及以上的学校课程学习,并完成学校要求的选修学分;每个儿童形成1-2项特别爱好与特长。孩子享受学校体验式学习课程,拓展视野,丰富体验,萌发理想,具有实践与创新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使学校成为儿童最佳的学习场所,也是学生生活与生长的新型儿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