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针织袜业借“航母”出海

16.05.2016  18:06
      天台县白鹤镇左溪村做了40年袜子生意的陈建文,觉得又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
      距离上三高速白鹤出口仅200米,市级重点项目白鹤国际针织袜业城已经全部建成,14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即使放眼国内,也无异于一艘袜业“航母”。老陈早就看上了这里专业的软硬件设施,“做了几十年袜子,总不能一直都走低端。有了这么大的平台,我想再创一次业!”
      白鹤镇是天台针织袜业产业主要集聚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白鹤人依靠转卖袜子起家,人带人、亲帮亲,逐渐发展成现在的1200多户袜业商户,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近20亿元。天台同义乌、诸暨一起,成为国内袜业主要产销基地之一。
      合力打造袜业“航母”
      丁荣猫是土生土长的白鹤人,又在义乌做过袜子生意,对针织袜业的发展可以说了如指掌。让他痛心的是,天台的针织袜业虽然起步很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缺乏集聚和规模,已经被诸暨、义乌等地甩在了后面。
      “我们的针织袜业处于行业的低端,缺少品牌优势,经营模式滞后,整个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亟需改善提升。”白鹤镇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镇长徐威介绍说:“白鹤镇高度重视针织袜业的健康发展,在抓好产业扶持的同时,坚持用大项目来推动转型升级。”
      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在外经商的丁荣猫响应“浙商回归”号召,投资3.6亿元,借鉴诸暨、义乌专业市场经验,在家乡打造一个集产品交易、品牌展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推广、商务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针织袜业专业市场。
      “天台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产销‘一条龙’袜企,与诸暨、义乌袜业产业集中度在60%以上相比,我们产业集聚程度明显偏低。”徐威说,我们希望借助袜业城这艘“航母”,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的针织袜业产业新形态,走出天台,辐射全国,面向国际。
      “专业市场在一个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行业产品集散和业态交易聚集的功能。”省工商联副主席李任治认为,白鹤国际针织袜业城有专业团队的策划管理、规范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带动天台商贸服务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层次。
      根据县里“北部统筹”,深化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的要求,白鹤镇将针织袜业作为镇商贸产业发展的突破点,着手规划以市场为平台,通过整合区域内的袜业商家,引进国内针织袜业品牌商家,集中经营,统一推广,全面提升针织袜业竞争力和城镇贸易发展格局。
      众“小船”借“航母”出海
      “4万只”!这是天台针织袜业网商一天发出的快递包裹数量。
      罗莎袜业的邵昌兴和他的销售团队每天都盯着电脑,打印机“吱吱吱”地把订单打印成快递单——他们一天要向全国各地发出8000件快递包裹。
      几年前,邵昌兴从外地返回家里投身袜业电商,凭借独到的眼光和经营,做到了年销售额5000万元。不过他也有烦心事:要拿到品牌货源,就得花上几天时间跑到义乌去。
      随着梦娜、振汉、歌逸等几十家厂商与白鹤国际针织袜业城签约入驻,解决了邵昌兴这样想走高端路线商户的烦恼,他们只要走上几步路,就能在家门口拿到品牌货源。
      “天台袜业产业基础深厚,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场定位很高,软硬件设施齐全,这是我们看上这里并且入驻的原因。”义乌台州商会副会长陈先明说。
      按照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商袜货集散地”的总体目标,白鹤镇在袜业城开辟了2万多平方米的电商园区,加快推进中国淘宝镇创建,不断扩大市场品牌效应,提高针织袜业的集中度和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
      这也吸引了生产厂家的回归。在得知有专业市场落地之后,一直在义乌办袜厂的章周日就回乡投资建起了新的袜厂。“随着高端品牌的入驻,肯定能提高本地产品的品质。”章周日说,不少在义乌办厂的天台人都有意向回归。
      返租优惠、减免政策、金融支持……在市场给商户吃下“定心丸”的同时,天台县也加大了产业扶持的力度:县里出台了袜业产业扶持政策,筹备成立天台针织袜业行业协会;镇里设立了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在设备引进、厂房租赁、专业人才引进等多方面进行扶持。
      目前,天台已经注册了“白鹤牌”袜业品牌,今后将通过市场的集聚效应,逐步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推广,一支针织袜业的“舰队”正在集结,扬帆待航。
      (2016年5月11日 台州日报 第02版:要闻 http://paper.taizhou.com.cn/tzrb/html/2016-05/11/content_687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