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知识生产力推动新经济发展

04.02.2015  12:47

2月2日下午,科技学堂第十七讲开讲,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以《云数据 大计算》为题,围绕大数据的成因、种类、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众包、众筹等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分析了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深度融合,在开放数据的基础上鼓励大众创新,推动新经济的发展。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邱飞章主持会议。

涂子沛一开始就以阿里巴巴为例,他说:“早先的实体店说不出卖出的货去了哪儿,但做电商的就有一套数据可以知道把货卖给了谁,数据流让电商和客户产生互动和联系,达到营销效果。”在当前科技浪潮翻天覆地的节点上,涂子沛表示,科技领域的新常态是“”和大数据,做好了大数据会超越互联网化。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它跟数据又有何不同?涂子沛介绍,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测量和记录,大数据是传统的测量数据加上现代的大记录。“大数据说的是一个现象,大计算才是本质。”涂子沛做了一个假设,在中国如果把所有公路收费站的数据都放在“”上,通过获取同一辆汽车经过两个收费站间的距离和时间计算出速度,警察就不用在高速上追着用测速器查超速,而是直接看数据就行。

城市的堵车问题,同样也可以用大数据解决。涂子沛提到,3.0时代要靠数据优化交通。他说:“中国道路上摄像头的数量非常多,如果能识别每辆车到两个红灯间的速度,数据实时推送,那么就可以知道道路的拥堵情况,以便车主选择。进一步推想,未来要是能通过海量数据的计算来协同各个红绿灯,让红绿灯按照路段的车流情况及时变换,或许堵车难题将不再存在。”涂子沛强调,数据要上“”才能互联网化,变成活数据很重要。

目前,大数据的主要数据种类有商务过程数据、环境状态数据、社会行为数据和物理实体数据。商务过程数据由传统信息系统产生。2012年欧洲杯期间,淘宝网从大数据中计算得出,女性网购成交量上升了10%,购买高峰从晚上9点变为晚上11点,而且专挑平时不买的贵东西买。涂子沛提醒,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规律成为知识,可能就会带来第二年的经济效益。数据时代是一个精细化进程的时代,比的是知识生产力。

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在人们生活中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数据会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涂子沛认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就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经济。有数据,就会有计算,大数据导致大计算,人们在迈向一个计算型的智能社会。通过开放数据,鼓励大众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完全不等同于公开,开放也不一定代表免费,开放的对象可以有范围。

另外,涂子沛还讲到,因为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资源,包括闲散的时间、技能、智能、金钱,能够自由地交换、流动和整合,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深度融合,出现了众包、众筹、众智等新的商业模式。最后他总结,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开放的数据即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

讲座后,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作了发言。他谈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胸怀是其继续前行非常重要的基础,从阿里巴巴引进包括涂子沛在内的三位高层次人才可以得知,企业要拓展、提升和转型,就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国内外人才。涂子沛作为严谨的科学家,善于用数据说话,每一句都有出处,一个半小时下来把深奥的“”讲得非常直白。

周国辉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科技部门要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对新常态,科技部门到底是抓尾巴还是抓前沿?是抓外在东西还是抓内在的关键性东西?他指出,科技部门要对数据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通过认识从而适应甚至推动大数据发展。他强调,科技部门要想企业之所想,当好科技店小二,给企业送去一种思想、一种思维、一种发展方向,提供精准服务。最后,他希望科技学堂也能来一次众筹,大家想听什么、想请谁来讲,自己也可以毛遂自荐,把它做成智慧众筹、点子众筹,把科技学堂办得越来越好。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郑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