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情侣因爱上杭州绣花成为夫妻
一根桑蚕丝,还要分为16股,就是用这样细的丝线,5位迷上绣花的大学生,绣出了一帧帧栩栩如生的鱼虫花鸟、飞禽走兽。顶着如火烈日,记者近日来到杭州工艺美术馆二楼的杭绣工作室,找到这拨耐得往寂寞的年轻人。
步入小绣坊,但见几位年轻男女正围桌而坐,全神贯注盯着紧绷绡面游龙走凤、上下翻飞,有绣花,有绣鸟;有用乱针绣,有用双面绣,虽大半天功夫,只绣得一只角,也难怪,靠这么细的丝线堆积,完成一件作品,少则数月,多的需要好几年,真正是细功出慢活。
看着年轻人娴熟地穿针引线,一旁指点的老妇不时露出欣慰笑容,她就是他们的师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绣)传承人陈水琴。这位从业55年的老绣娘告诉记者:2012年,杭州启动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活动,她便面向全国招徒,谁知一下涌来50多位年轻人,陈水琴从中择出5人,加上后来要求自费学习的一个,总共收下6人,多为80、90后。
在这6人中,除一人已是工艺美术师,其余5人均为大学毕业生,譬如毕业于暨南大学的周绣萍、杭州师范大学的陆蕾、安徽工程科技大学的曹雪生,加上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油志超、赵一菲一对,5位矢志杭绣的大学生,就这样放下书本,捏起了绣花针。问道为何爱好绣花这一行,大学生们都只是回答:喜欢。
当然,这些平时缝衣针都难得接触的大学生,这回初捏绣花针,扎手家常便饭,男孩油志超更是双手被扎最多,以至他口袋常备擦血的餐巾纸,当第一幅作品完成,自己也记不清总共被扎了多少针。
杭绣古称“闺阁绣”,南宋迁都杭州后,又添“宫庭绣”,臻至鼎盛,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行不衰。近年,誉为民间艺术奇葩的杭绣,分别被列为浙江省及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师傅眼里,这些大学生既有文化,又有点美术功底,潜力特别大, “5年时间打基础,各种针法得心应手后,再在技艺上求新求变。”年近古稀的陈水琴,显然对大学生徒弟充满了期望。更让她欣慰的是,除了这6个徒弟,每到周末,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赶到绣坊观摩学绣花。
说来有意思的是,油志超和赵一菲这对90后大学生,竟因爱好衍生爱情,让杭绣擦出火花,不久前喜结连理。在记者镜头里,他俩正在合绣一幅《仙鹤高歌》,你一针我一线,充满了柔情蜜意。油志超向记者透露:“计划5年学成后,自己在杭州和山东老家,各开工作室,广招学徒,围绕杭绣这朵奇葩,大做一番事业。”怀揣知识的大学生绣娘,目标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