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以生存训练为载体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

14.09.2016  02:34

浙江师范大学连续17年开设生存训练课程,让青年大学生练习“胆子”,对照“镜子”,放下“架子”,迈正“步子”。

一、创新培养观念。该校生存训练实践课创立于2000年,旨在打通高校和社会的界限,构建以生存体验、磨砺训练、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并重的大学生培养新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统一”“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文化统一”。目前,该校已建成集“团队培训、理念革新、野外生存、社会生存训练、生存文化传播、挂职任职”为一体的培训培养模式。17年间,“上课”学员近600名,实践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厦门、西安、成都、贵阳、义乌等多个城市,有效锻炼了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判断、决策、讨论、说服、沟通、写作、表达”等能力。

二、优化培养途径。该校生存训练采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尝试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过程中,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同时,该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方式和手段,实现从最初的纯体力劳动付出、“只要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就行”到现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专业技能谋求生存。17年来,该校培养的近600名学生,37%在高校从事教师、行政等工作,28%进入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25%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10%则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

三、拓展教育影响。该校生存训练立足“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带动一批青年学生、影响一代青年师生”的目标,组建“学会生存”实践报告团先后走进金华二中、新昌中学、镇海中学、衢州一中以及广西龙州多所中学,与高中生们分享生存故事,“传授”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短暂体验留下的生存感悟,促进大学文化辐射中学、加强中学育人工作。此外,该校还遴选了10个特色社团进中学开设选修课,将大学社团的活力带到了高中课堂,助力高中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