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带孩子去职场体验寻找目标吧

26.11.2014  11:48

新高考改革后 选大学专业就是在选职业

9月,浙江省开始试行新高考方案后,“英语可考两次”“不分文理科”和“自主选课”等无疑成为最亮眼的词汇。新高考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这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甚至更早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有个清晰的目标。

11月22日上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年时报共同主办的第46期成长大讲堂现场,800个位子座无虚席,大多是在校的中学生家长,还有小学生家长也前来取经。新高考到底改了什么?如何在改革中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顺利融入社会?杭二中校长叶翠微、浙江大学教授金海燕、华数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华,三位嘉宾从学习实践、专业选择、就业方向等多方面和现场家长一一交流,相信不少家长都是“满载而归”。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杭二中作为杭州升学率排名靠前的高中,在这一轮高考改革中,学校会对学生培养作出什么样的改变,一直是家长备受关注的焦点。叶翠微说,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他看来,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一切出发点应该围绕健康。

叶校长说,他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公式:健康≥德行≥成绩。他认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可自主发展,不建议学生周末过多地去参加培训班,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走出教室,动手实践,参加体验。

就在前几天,杭二中高三文科班的同学为全校师生展示了一部电视音乐剧《冰雪奇缘》,学生们用原汁原味的英文展示,音乐剧长达两个小时,演出完毕后在场所有的师生全体起立鼓掌。为了这个音乐节,学生们准备时间长达7个多月。叶校长认为,学生们通过实践,体会到了真善美,这是语文、英语课上学不到的。

那么在高考改革的形势下,杭二中又做了哪些应对方案呢?“教育的原点,就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身心,让他们解放天性。”据叶校长介绍,学校目前有14个体育俱乐部30多个五星社团,每位同学至少参加了一个体育俱乐部并走进一个社团。

新高考的方向是希望学校把门打开,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有了好身体、好德行,才能获得好学习。”叶校长建议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除了会学习,还要去认识社会,比如去工厂参观,去父母工作岗位进行职业体验。而家长则需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不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浙大教授金海燕

先选职业目标再选大学专业

一开讲,金海燕就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想过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吗?问题一出,台下的学生大部分在摇头。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来后,学生选择多了,要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就要求他们在选择科目时,与自己未来考大学时选专业相结合,如何选专业又要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金教授认为,从高中就要开始做好未来职业规划,甚至可以更早。在国外,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要开始参与职业认知,学校会请从事医生、消防员、警察等各种职业的家长来介绍他们的工作,让孩子认识社会,提前思考人生的方向。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钱慧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