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女士混吃两种感冒药差点丧命

06.01.2017  13:04

切记:混服多种感冒药不仅没用,而且出现不良反应的

危险性成倍增加,甚至会引起肝脏肾脏毒性反应

时报资料图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不少人感冒后往往把好几种感冒药一起吃,认为这样会快一点好。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可能会要人命!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就收治了一名混服感冒药导致肝肾衰竭的女病人,专家采取一切治疗手段才使她死里逃生。

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教授提醒,同时混服多种感冒药不仅有可能会损伤肝肾,甚至送命。

服感冒药导致肝肾衰竭

吴女士来医院时已很严重了,肝衰竭及肾衰竭,肝功能指标是正常值上限的50多倍。”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童永喜说。20多天前,家住浙北某县、30多岁的吴女士被急转院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她做梦都想不到,几乎让她付出生命代价的,是一次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后混服了感冒药。

2016年12月初,吴女士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头疼、咳嗽、全身无力,想着只是感冒,多服点药,三五天就好了,吴女士就与往常一样,就近在药店买了 “感冒通片”和“布洛芬片”。为了让病情快一点好,吴女士连续2天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结果3天后,吴女士出现了极度乏力、恶心呕吐、皮肤黄染和尿少。

发现情况不对,吴女士到当地县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病况已急速发展成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立即建议她转往杭州治疗。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教授等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病因,考虑是药物导致——同时使用两种作用相似的解热镇痛药物可能是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事不宜迟,潘红英教授、主任医师童永喜及团队紧急进行“人工肝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及其他补液、护肝、保肾治疗。幸运的是,吴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已于两天前出院。

1+1疗效并非大于2

不少人有混服多种感冒药的习惯,认为这样药效来得更快。事实上,混服多种感冒药不仅在疗效上起不到多大作用,而且同时服用几种药会加大某一类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成倍增加,长期大剂量地服用甚至会引起肝脏毒性反应或肝炎,以及肾脏毒性反应等。

潘红英教授介绍,目前正是感冒高发季节,老百姓常常会服用一些解热镇痛的感冒药物,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一般药物都有一个有效浓度范围,如果小于这个浓度范围,则疗效减弱甚至无效;而高于浓度范围,则会发生药物的毒性反应,即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如对肝脏造成损伤。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感冒药大多是复方成分,虽然药名不同,但其实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一样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混合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就相当于超剂量服用;部分感冒药使用的是布洛芬,虽然名称不同,但其作用机理与对乙酰氨基酚是一样的,属于同类成分。如果这两种药同时服用,就属于超剂量范围。

一定要阅读说明书

潘红英教授告诫,对于轻度的感冒,如果不影响正常生活,应注意多休息,多喝开水,不一定要服用感冒药;一些人会说,既然西药不安全,那就选择中成药吧,或者是西药配中成药。其实,你买到的那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有可能是含复方成分的感冒药,即同时也含有西药成分。

其次,切勿超量服用或联合使用,即混吃感冒药。感冒药不少为非处方药,相对安全,但如果混吃,剂量就会加大,会在无形中伤害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本身具有肝、肾基础疾病的病人。潘红英教授建议大家在购买感冒药时,无论中成药还是西药,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清禁忌及剂量。

延伸

一些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的“清单

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和食物之间,中药和西药之间,的确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浙医二院药剂科周权主任就曾列出一些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的“清单”,大家不妨记一下。 ◆深绿色蔬菜、动物内脏、西洋参、没有去皮的苹果+抗凝药华法林=血栓几率增大

◆深海鱼油+抗凝药华法林=出血风险增加

◆西柚汁(葡萄柚汁)+降脂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药效增强13倍

◆饮酒+抗菌药=双硫仑样反应

◆可乐+抗癫痫药=药物中毒

◆牛奶+抗骨质疏松药阿伦磷酸钠、左甲状腺素钠、抗帕金森病药美多巴=抑制药效

◆绿豆产品+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降低药效

◆海鲜+抗结核药异烟肼=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