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一医院3月以来有80多个消化道大出血病人 春笋的嫌疑最大

28.03.2017  12:07

连着吃了5天春笋 吐出大约一斤鲜血!

吃过春笋不要忘了看看大便颜色

前日晚上8时许,一位50多岁的女士被人扶着进了杭州市一医院急诊室,她面色惨白,嘴角还留着血迹。

陪同的家人说,是晚上吃完饭看电视的时候,突然连着吐了好几口血:“吐了足有一斤的血,吓坏了,赶紧来医院。

查了血色素,只有正常值的一半!血压也不稳定,初步判断是消化道大出血,再晚些,可能就要因为心脑缺血休克晕厥了。”主治医生、杭州市一医院消化内科的杨晶说。

市一医院3月以来

已有80多个消化道大出血病人

吃春笋的嫌疑最大

据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统计,进入3月后截至昨天,医院接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多例,其中大约一半都是因饮食问题引起的胃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虽然没有一一记录这些溃疡患者的具体饮食,但按这季节,可引起溃疡的高纤维食物中,春笋的嫌疑是比较大的。

杨晶医生解释,春笋的粗纤维含量高,质地硬,难以消化,进食过量后会反复摩擦刺激消化道黏膜,严重时就会出现胃出血等并发症。

站在临床的角度,有过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尽量别吃笋,就算是健康人群,也应控量吃。

针对吃笋的风险,杨医生发出三条提醒——

1.四类人群尽量不要吃笋:一是消化道疾病患者;二是有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三是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血管增粗),更容易被粗纤维磨破,四是正在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患者,同时吃笋会更容易引发溃疡;

2.健康人群吃笋,也要注意控量、忌空腹、忌生冷:每顿最好别吃超过6片;吃前喝口汤或吃几口菜,减少春笋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笋后不要接着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等。

3.一旦发生上腹疼痛、大便带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尽快去医院;尤其是大便带血比较典型,因为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除吐出外,更多、更早的就是从肠道排出——出血量大时,有便血又有吐血;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便血——形态是柏油样的黑便。

她在家连续吃5天春笋 先拉黑便后吐血

由于出血过多,情况危急,医生把内镜拉入抢救室,马上给她做了止血处理。

通过内镜看,她的出血点在十二指肠上,一个血管上面有个血凝块。冲洗周边创面的时候,血凝块脱落了,出血点又开始喷射性出血,我们一边用钛夹止血,一边注射肾上腺素,情况十分危急。

杨晶医生说,如果没有及时送来医院,这个出血点可能会反复出血。“已经严重溃疡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溃疡?

等第二天病人情况稳定后,医生询问了她的近日饮食和既往病史,一问问出了究竟。

原来,这位女患者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热爱研究美食,专挑时令食材为家人烹制美味。3月春笋一上市,知道家人爱吃,她家就烧了5天的春笋,连着吃了5天。每天晚饭都是一大碗春笋底朝天。

医生和女患者有一段对话——

患者:前两天吃的是腌笃鲜,后面三天还变了个花样做油焖笋,我吃的是不少,但家里人也都吃了啊,怎么就我一个人中招?

医生:之前有得过十二指肠溃疡吗?

患者:没有,两三年前得的是胃溃疡,而且治疗好了。

医生:后来有复查吗?

患者:没有。

医生:第一次吐血前,有别的症状吗?

患者:5天前大便黑黑的,后面几天也都发黑,我没太在意。

医生:大便发黑就是带血,是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应该当天就来医院及时诊断,可能做个胃镜再吃些口服药就没事了;溃疡是比较容易复发的病,需要坚持复查,尤其是在冬春两季,复发率高,吃高纤维量的食物更是常见诱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比胃溃疡更多发的病,它的位置就介于胃和空肠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