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月浙江外贸进出口“双降” 高新产品逆势而上

19.02.2016  15:29

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2016年1月份,浙江省进出口总值1809.8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出口1479.6亿元,下降4.3%,进口330.2亿元,下降11.4%。新年首月,我省进出口再现“双降”,且降幅加深,足见2016年全省外贸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双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外需疲软依然首当其冲。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表示,“双降”的现状是外贸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有专家表示,节日因素及高基数影响也是导致1月份出口下滑的重要原因。据悉,2015年1月当月出口绝对值突破1500亿元,创历史1月之最,推高了同期基数。“去年过年在2月下旬,今年春节则在2月初,故而春节放假因素对于1月外贸数据也有较大影响,使同比数据降幅更深。”杭州海关相关分析人士表示。

尽管如此,我省进出口总值、出口及进口值三者降幅仍分别小于全国4.1、2.3和3个百分点。海关专家指出,“双降”之中也不乏亮点。

梳理各组数据后发现,最为亮眼的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逆势高涨。1月份,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1.4亿元,逆势大增22%,其中太阳能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60.3%和2.3倍。与此同时,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592.5亿元,下降2.2%。这一番“一升一降”中,可见在全国、全省外贸普降形势下,我省外贸的转型升级仍在艰难中寻找突破口,不断迈进。

民营企业动力不减。1月份,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285.9亿元,下降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1%。其中,出口1109.7亿元,下降0.3%,占75%;进口176.2亿元,下降7.5%,占53.4%;三者降幅分别小于全省4.4、4和3.9个百分点,而比重分别上升3.1、3和2.2个百分点,凸显出民营企业在全省外贸中的重要地位。“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等不靠,面对生存压力,他们善于迎难而上,冲破瓶颈。”张汉东说。据悉,这一趋势在1月全国外贸数据中也有体现,民营企业进出口7827亿元,逆势增长1.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