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份额上升 首季开门红总体可期——1-2月全市外贸运行情况分析

06.04.2016  18:47
 


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当前我市外贸运行呈现较大波动,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9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出口87.7亿元,下降5.1%。但随着春节因素逐步消退,一季度全市出口将止跌回升,预计增长10%左右。



一、1-2月我市外贸运行基本特点



(一)从总体运行上看,出口份额有所提高,整体走势符合预期。 1月、2月我市单月出口增速分别为9.8%和-21.8%,主要是受春节假期企业提前出货因素导致的正常波动,预计3月出口将有较大反弹,首季“开门红”基本可期。全省来看,1-2月我市出口增速居全省第二,出口占全省份额达到3.54%,高于去年同期0.4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末0.3个百分点



(二)从产业变化上看,机电好于纺织出口,新兴产业出口提速。 1-2月,我市两大出口产品机电和纺织分别出口29.2亿元和27.7亿元,分别下降4.1%和6.1%,两者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65.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到33.3%,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国际市场开拓加快,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出口分别增长78.7%、10.8%和-0.4%,作为信息经济产业重要组成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增长6.4%,增速均高于全市面上水平。



(三)从企业主体上看,外贸队伍持续扩大,生产企业成主动力。 1-2月,全市新增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53家,累计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80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46家;其中前50强企业出口增长20.9%,高于全市平均16.4个百分点,龙头带动效果明显。具体来看,生产企业主力作用进一步凸显,出口52.2亿元,增长3.7%,占全市出口总额59.6%,占比较去年同期扩大5个百分点;同期,外资、流通企业出口分别下降21.7%和13.1%。



(四)从出口市场上看,对美出口回暖向好,其他市场略显低迷。 1-2月,我市对美出口继续保持较好势头,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平均11.3个百分点;但对欧、日、港出口分别下滑4.6%2.7%和50.3%,受此影响我市对上述四大传统市场出口整体下降0.4%。同期,新兴市场需求较为低迷,出口下降10.8%,特别是对“金砖四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东盟等重点地区出口呈现较大降幅,分别下降41.2%、35.8%、13.7%、12.5%和10%,以上5个国家和地区合计拉低我市出口2.9个百分点。



(五)从进口方面上看,较快增长势头延续,外资企业拉动明显。 1-2月,全市进口10.8亿元,同比增长14.5%,在全市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9.3%提高到11%,主要进口产品中机电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势头强劲,增幅达到89%。受部分重大外资项目投产运营带动,外资企业进口表现突出,同比增长44.3%,如桐昆集团、欧美环境两家企业分别新增进口量达1.77亿元和0.47亿元,合计拉高全市进口23.6个百分点。



二、当前我市外贸需重点关注的困难问题



随着全球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自去年以来全球贸易持续呈现疲弱态势,我市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国外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当前除了面临需求不稳、汇率波动及成本上升等宏观面上问题外,从今年1-2月运行来看,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一)需重点关注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低迷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滑。1-2月,我市前10大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以2015年出口额排名,占全市出口总额78%)中,仅对美国、澳大利亚出口呈正增长,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巴西、东盟、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更是呈深度下滑,亟需通过开拓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出口增长点。



(二)需重点关注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下行的问题。 今年我市外贸总体实现了良好开局,出口、进口在全省份额均有所提升,主要是受到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但从小微企业运行来看,企业扩大出口仍面临较大压力,1-2月我市出口额在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合计出口31.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5.6%,同比下滑24%,降幅高于全市平均18.9个百分点。



(三)需重点关注各类贸易模式运用不足的问题。 自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为扩大我市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去年新建立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湖州宁兴云今年1-2月已服务我市外贸企业出口3979万元,同比增长374%。但与全省及周边地市比较,我市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区县企业利用上述新型贸易方式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能力不足,“旅游购物”等试点政策尚未落地,亟需加快推进。



(四)需重点关注区县之间发展分化加剧的问题。 从1-2月各区县出口指标运行来看,各地出口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扩大全市出口份额贡献力量。但具体来看各地之间呈现较大分化态势,六个区县中长兴县出口增长最快达到3.3%,高于最低出口增速(-11.3%)14.6个百分点;南浔区、安吉县增速也快于全市平均。






综合判断,当前海外需求不足、汇率波动加剧等宏观不利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发酵,国内经济面临下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风险压力仍将持续存在,我市对外贸易特别是外贸出口将会面临更大挑战;但同时,随着我市多元市场的有效开拓,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方式的推广应用,外贸发展新的动能优势也将不断集聚放大。根据我市重点企业监测显示,今年以来我市企业出口订单景气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呈现上升,企业出口信心指数也自去年5月跌入微弱不景气区间后首次上升至微弱景气区间,预计上半年我市出口在一季度“止跌”基础上,将进一步“回稳向好”,但全年要持续保持全省份额提升这一目标,仍需更大的努力。



三、对策建议



坚持以五大理念引领赶超发展,结合全市开展“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大力实施外贸优质优价战略,进一步查准短板、精准发力,推动全市外贸出口份额持续提升,结构调优向好。重点抓好:



(一) 进一步多元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全力以赴打好“市场开拓攻坚战役”,围绕全市重点支持展会目录,加大招展组展力度,引导企业更多利用展会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全年组织展会数、参展企业数、企业展位数均增长10%以上。重点扩大对传统出口目标国家、人口超亿国家、贸易节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组展力度。



(二)进一步发挥优势,优化贸易产品结构。 做好产业与贸易结合文章,通过政策宣讲、市场引导、综合服务等手段,鼓励我市以电机、电磁线、电梯、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为代表的“4+3+N”产业出口,提升出口比重。开展外贸出口品牌培育行动,扩大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三)进一步加强引导,优化外贸主体结构。 发挥外贸龙头骨干企业主体作用,做好2016年全市重点培育外贸大企业的跟踪联系与服务,集中要素、资源等优势做优做强外贸大企业。重视并培育“小微新”外贸企业,通过组织观展、政策培训等手段,提升“小微新”外贸企业出口能力,形成优势互补的外贸梯队。



(四)进一步创新驱动,丰富外贸发展业态。 积极推进织里童装市场通过“旅游购物”贸易方式扩大出口,提升块状产业外向度,形成在全市范围内可推广可复制经验。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广大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和海外营销网络建设。积极鼓励我市外贸企业聚焦“跨境电商”,布局国际营销大网络。



(五)进一步做优环境,提升城市贸易功能。 加大政策支持外贸力度,继续保持财政资金支持外贸发展的规模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外向发展和国际化水平。加强涉外部门联系互动,优化并推进通关、质检、退税及外汇管理方式等创新,营造有利于外贸发展的通关环境和政务环境。

(湖州市商务局2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