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戏曲码头 重振国粹荣光

08.07.2016  16:47

  为什么一台《牡丹亭》,从传统版到青春版,从厅堂版到实景版,水袖飞舞间,六百载意蕴不变?为什么“绍演版”越剧《梁祝》三年的时间巡演100多个城市,演出200余场,观众人数超过20万人次,成为中国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

  白先勇先生和“苏昆”用“时尚”手段包装传统戏曲的新颖独特,让传统戏曲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并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着实功不可没;近年来,绍兴大剧院也在推广越剧、扩大越剧演出市场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给观众呈现出了一种“完美”的意境——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戏曲表演艺术手段中的“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以及舞台美术带来的水墨意境,服饰、头饰、靠旗、脸谱等都能给观众带来惟妙惟肖、美轮美奂之感。原来戏曲如此之美,令人陶醉!

  白先勇等人的努力,自此打开了一个窗口,开启了一个戏曲传播、传承与创新的新时代。这也催生了在有“戏码头”之称的武汉推出的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戏曲节”),并且每年都会邀请昆曲、越剧剧目来汉参加。

  现如今,戏曲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并在商业运营机制上创新性地提出了“3.0模式”——通过剧团、剧场(演出公司)、媒体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令三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所长,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戏曲传播形式上,戏曲节也不断谋求创新,尤其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当下,戏曲节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戏曲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从微博、微信公众号到网络直播,以“互联网+戏曲”的模式不断延伸着戏曲演出的舞台,并不断扩大欣赏戏曲的观众群体。在培养青年观众群体上,戏曲节也推陈出新,不但要给青年观众演戏,还要进入校园给青少年讲戏,为戏曲社团传戏。

  在与创新相伴的这四年里,中华优秀戏曲艺术文化节不仅在武汉的青少年中间掀起了一股“戏曲热”,同时也令演出行业看到了戏曲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其在商业市场上的生存价值。四年来,戏曲节共演出了12个剧种、75个剧目,共计107场,20余万人次现场观看。

  可以说,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演出人及演出院团的探索实践中,武汉在新时代下正逐渐复兴着传统戏曲文化的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文化人心中的中国梦,就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荣光之梦。复兴中华文化,重中之重就是传承、普及、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和国粹——中国戏曲文化。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和追求,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应运而生。2013年首届戏曲节暨“京汉楚越绍昆戏曲群英会”亮相湖北武汉剧院的时候,传统戏曲正面临文化断层、社会冷遇;2014年第二届戏曲节暨“百场汉剧青春行”系列活动登场,开始带领戏曲艺术走进众多高校;2015年第三届戏曲节暨“长江中游城市群戏曲群英会”再次掀起戏曲的热潮,让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非遗剧目陆续亮相武汉。经过四年的坚持,怀着深深的信念和使命感,直到2016年第四届戏曲节暨“京津沪汉戏曲群英会”亮相之时,全国戏曲市场已柳暗花明,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从农村小学到各大中城市的校园和剧院,从各级政府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普及传承推广创新戏曲的工作走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现如今,戏曲节在武汉剧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江城武汉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创新驱动:

  剧团、剧场、媒体联袂营造戏曲文化消费空间

  6月25日晚,汉剧经典《宇宙锋》作为第四届戏曲节的闭幕演出,吸引了众多热情观众来到武汉剧院。虽然当晚的武汉大雨倾盆,但丝毫没有阻挡观众前来观看演出的热情。

  除了演员在台上的精彩表现令人叫绝,这场演出在推广传播上的新尝试,更是引起了行业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宇宙锋》这场传统经典剧目的演出中,主办方创新性地引入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推广。据了解,直播时段的网络观看人次最高峰时达3.5万,远超现场观众人数。

  在《宇宙锋》登台武汉剧院的当晚,来自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网友戏迷们也大饱耳福和眼福:他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舞台上演员优美的唱腔和身段,还能收听到来自直播间专家的讲解,加上台前幕后的探班解密,令网友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汉剧的魅力。很多网友在直播时留言表达了对戏曲艺术的喜爱。

  据戏曲节创办方之一武汉剧院总经理王斌介绍,此次引入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推广,在戏曲传播方式上还是首次。“这样的尝试,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实际上,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众传媒和数字新媒体时代来临,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都面临着如何进行顺应时代的创新这样的严酷问题,戏曲也不例外。与其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令传统戏曲遭遇到巨大的危机,倒不如说互联网为戏曲创新带来了更多机会。在王斌看来,正是传统戏曲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特性,使其在与互联网相融合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为此,王斌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戏曲节的传播和推广上不断创新: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正在不断被放大,不断被更多年轻人所了解。

  对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戏曲节来说,其实创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笔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各地戏曲演出市场并不红火,而此前武汉传统戏曲市场由于缺乏观众,票房也并不被看好,因此,众多演出商对这一市场更多的是谨慎甚至悲观的态度。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戏曲节在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并且规模、人气都在逐年提升,总结其成功的秘诀,离不开创新和对市场的探索。

  近年来,武汉剧院一直在寻找演活剧团、激活剧场的“灵丹妙药”。2010年,在武汉举行的“中三角”演艺联盟成立大会上,武汉剧院大胆提出了“双零模式”——零演出费、零场租。不过,在接下来的“双零模式”具体运作实践过程中,武汉剧院很快就注意到,如果不对演出项目做宣传推广,演出就很可能陷入无人知晓的尴尬。那么,“双零模式”中的项目宣传费该由谁来承担?

  “由此,我们又大胆提出了‘3.0模式’——零演出费、零场租、零宣传费,拉媒体入伙儿,由剧团、剧场和媒体三家共同参与票房分成。”王斌说,在意识到“双零模式”的潜在问题后,他们很快就找到武汉晚报社,邀请他们共同参与“3.0模式”的合作,“和剧团、剧场一起来均分票房”。同时,为了更好地培育仍处于复苏中的武汉戏曲演出市场,武汉剧院力推惠民低票价政策,茅威涛演出的越剧,最高票价180元;全本昆曲《牡丹亭》三场最高票价300元,被网友称为“业界良心”。这也一点点培养出不少观众购票进剧院看戏的习惯。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中,随后,由武汉剧院和武汉晚报社联合发起创办的戏曲节,在武汉掀起了一股“戏曲热”。实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当精彩的演出、优质的剧目、精准的操作、高效的营销和良好的观众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具备后,随着戏曲节的连续举办,处于沉睡状态的武汉戏曲市场开始逐渐被激活,并为武汉演出市场营造出了良好氛围。可以说,戏曲节不仅在武汉当地演出市场产生了极大影响力,同时也为国内整个演艺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并为剧目的社会化生产和营销提供了新的模式参考。

  作为一名在演出行业闯荡了20余年的“老兵”,王斌在演出市场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根据他的规划和设想,他希望未来能在戏曲演出领域进行更多创新,譬如利用3D、全息等高科技的表现手段、融入现代音乐以及时尚元素等多种方法来推广戏曲,进而让更多的青年人爱上戏曲。

  与“青春”携手最美大学邂逅最美戏曲

  此前,在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中,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属爱好。但在王斌和他的团队对戏曲文化深切热爱的情愫中,始终有一种期待——他们想要证明,即使在当下这个文化产品丰富多彩、人们兴趣爱好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戏曲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并且它还能吸引热衷于玩手机、刷微博、聊微信的年轻人。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戏院,王斌和他的团队自首届戏曲节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比如通过推出昆曲《牡丹亭》他们发现,不仅戏曲的市场容量很大,并且戏曲节的受众在年龄层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市场发掘存在着多种可能。因此,如何让戏曲在年轻人身上延续它的魅力和活力,如何让传统的戏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成为历届戏曲节的核心使命之一。

  2013年首届戏曲节之后,王斌和他的团队决定将戏曲节的开幕演出放在武汉大学。他们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年轻人实现和戏曲的“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戏曲之美。在他们看来,戏曲不仅要留住那些武汉老戏迷的心,更要与年轻人的生活发生关系。王斌和他的团队认为,在戏曲存在断层、断档危险的今天,亟须向青少年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只有不断培养年轻戏迷,戏曲才有希望”。

  因此,在2014年第二届戏曲节上,考虑到年轻人的喜好,武汉汉剧院选择了创作剧目《王昭君》和《驯悍记》两部作品。其中,《驯悍记》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来,有着地道的汉剧唱腔,同时出现了诸如“丁克族”“大龄剩女”等台词,频频引发年轻观众共鸣,其主演王荔也因此和武汉地区的多所高校结缘,随后还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戏曲社团教授汉剧。

  不仅如此,王斌和他的团队还自筹资金,从2014年开始支持武汉汉剧院举办“百场汉剧青春行”活动。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100场汉剧公益演出先后登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10所院校。此外,武汉剧院还在暑假期间免费邀请全市中学生到剧院观摩演出——这不仅是汉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益演出,也是汉剧首次直接面对“90后”“00后”观众。

  王斌和他的团队一直希望“百场汉剧青春行”活动成为一次“抛砖引玉”的尝试。“未来希望成为政府的长效机制,让中小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固定地欣赏一台传统戏曲。”确实,“百场汉剧青春行”活动为后续的戏曲推广普及和发展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之后的戏曲节,与“青春”携手,成为戏曲节应有的题中之义。

  尤其是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中,要求鼓励全国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每年欣赏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让戏曲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自此之后,王斌和他的团队一直以来提出的加强青少年对戏曲文化了解的主张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今年6月初,武汉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尤其是近几年伴随戏曲节而进行的主题讲座、校园演出等活动,其频繁的互动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90后”在武汉这座“戏码头”的浸润中成长,成为戏迷甚至票友。他们青春的面庞、关切的眼神,让这座“戏码头”更有活力。

  时代期许:复兴戏曲码头,重振国粹荣光

  当第四届戏曲节闭幕演出即将开始时,两位“90”后学生站在武汉剧院门口等待排队检票入场。两位同学表示,身边有很多喜爱戏曲的朋友都是大学生或高中生,平时在网上也会关注戏曲资讯,并表示网络直播形式最大的好处是利用新媒体资源更好地扩大影响面,从而让观众真正地走进剧院观看戏曲演出。

  当青年演员王荔在台上展示精彩的水袖技艺时,台下不断响起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而正在观看网络直播的网友则在评论区留下了诸如“原来汉剧艺术这么美”等感叹。

  作为已经连续四届参加戏曲节的“前辈”,青年演员王荔谈及观众的观剧态度时不禁感叹道:“观众们都非常热情,让我十分感动。

  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武汉剧院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戏曲节。借助戏曲节的火爆,武汉作为“戏曲大码头”的荣光也逐渐被重振。可以说,戏曲节不但传承了汉剧等传统戏曲文化,同时也为培养戏曲观众作出了极大贡献。老戏迷纷纷感叹:“今天观看传统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多,观众席上的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

  虽然举办这样没有财政资金支持的戏曲节遇到诸多困难,但王斌感言,时至今日,传承、发展、创新戏曲已到了最好的“火候”。“扶持戏曲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更需要戏曲工作者的文化精神支撑。在我看来,这个文化精神就是信仰、良心、自信、责任和奉献,这也是复兴戏曲的痛点。如果我们的戏曲工作者都能扛起这样的精神,那么我想,戏曲复兴指日可待。

  对此,武汉市文化局局长何伟非常认同。在何伟看来,戏曲节数十部经典剧目的展演,在带给观众精彩的艺术享受之外,也展现出戏曲艺术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它介绍给年轻观众,将戏送到年轻观众面前,让他们了解戏曲,进而被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吸引。

  今年,武汉戏曲节“提档升级”,改由武汉市委、市政府主办,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承办,这也充分说明了武汉全市对戏曲节的重视。“一方面,这是支持传统戏曲发展传承;另一方面,也是振兴武汉‘戏码头’的重要途径。”何伟表示,接下来,武汉将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并着重推广“戏曲进校园”等活动。

  这也是武汉贯彻落实《政策》的具体举措。《政策》中明确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措施,其中包括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尤其是《政策》中提到的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等内容,使戏曲节未来的校园推广活动有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正是在武汉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在“王斌团队”这样具有强烈文化良知、文化热情和文化自信的武汉演出从业者的坚守和坚持创新中,曾被称作是“戏码头”的武汉,如今正逐渐成为戏曲的栖息地,更成为戏曲的集散地——戏来戏往渐成市场新常态。

  “京剧第一大青衣”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说:“武汉举办的戏曲节从各方面都超越了北京、上海和天津。‘京津沪汉’戏码头的复兴,我们在武汉看到了戏曲的春天。

  实际上,连续四年举办的戏曲节所形成的戏曲演出“武汉模式”和戏曲传承、创新方法,值得国内更多地区和城市的关注和借鉴。在“王斌团队”的努力与坚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演活剧团、激活剧场”将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戏曲演出市场的繁荣景象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