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卖鱼桥旁奏响重情守信新乐音
去年大运河婚典的“信义盟誓”场面。
信义文化,被凝筑在了全新的地标——信义坊中。
坐着艚舫船,在京杭大运河南端第一码头——卖鱼桥码头登岸,再到信义坊东广场的幸福树上系上红色的同心结,喻义此生彼此重“义”守“信”。去年运河婚典期间,设在信义坊的“信义盟誓”环节,不仅吸引了众多沿途市民游客的围观与喝彩,更让新人们至今回味不已。
如今,信义坊上的红丝带依然在飘荡,还有更多人在这里许愿。今年9月新一届的运河婚典,你想和你最爱的人一起,来这里系上一条红丝带吗?先来听听这儿原住民,对“信义”的诉说吧。
每当夜幕降临,绍卫明就带上他的萨克斯,到卖鱼桥码头上找小伙伴去了。
“悠扬的曲子伴着凉凉的晚风,缓缓地在运河上飘荡,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了。”
绍卫明今年55岁,话不多,略微有点腼腆,说到这个20多人的小团体,他笑着说:“我们也算运河边的‘文艺青年’了,大家都是萨克斯的业余爱好者,家里住得近,晚上吃完饭出来一起练习,这一吹,就是好几年。”
文艺小团队中的大多数人,是卖鱼桥边的老住户,他们在夹河而筑白墙黑瓦的老房子中成长,年少时走过这里熙熙攘攘的各色市场。
老底子的卖鱼桥,是杭州热闹繁华之处。因为靠近大运河,湖墅是南北水上交通要道,每当夕阳西下之际,“樯帆卸泊,百货登市”,入夜,则“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其中,尤以杭嘉湖淡水鱼的集散买卖最为有名,“北关门外鱼担儿”的名声,以及卖鱼桥的得名都是源自于此。不过,不管做的是啥买卖,重义诚信是生意兴隆的前提,“信义”也早早地成了湖墅的文化基因。
上世纪90年代末,拱墅区提出要再现“十里银湖墅”盛景,运河湖墅段两岸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新生,积淀在当地人们记忆里的信义文化,被凝筑在了全新的地标——信义坊中。进入新世纪后,杭州启动运河综保工程,再次带动旧城有机更新,点画出烟桥画柳的运河新景……在此基础上,运河申遗快速推进,卖鱼桥码头的历史被重新深挖,让这个京杭大运河南端第一码头,以令人惊艳的浓厚文化味儿引来了万众的瞩目。
每天黄昏,卖鱼桥码头厚实的花岗岩、青麻石铺上,各色轻快的脚步在这里散步、夜跑,白墙黑瓦的屏风墙前,二胡、萨克斯乐声悠扬,再往前走几步,信义坊广场上,逾百人的文艺团队翩翩起舞。比之数百年前的这里,一样的“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却又是不一样的演绎。
“如今的卖鱼桥已没了鱼担儿的叫卖声,可老底子的‘信义’却是传了下来。一个个的文化团队,聚拢到了信义坊内。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一起,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追求幸福的信念,又让他们结下了深厚友情。一样的诚信守义,却有了不一样的现实版本。”湖墅街道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卖鱼桥周边,就活跃着20多支文艺团队,许多团队已经成为市级、省级文化队伍的骨干力量。卖鱼桥边的珠儿潭社区,是杭州首批“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之一,也是最早以涉外旅游、民宿体验为特色发展起来的社区之一,多年来接待了千余名国际友人,还入选为上海世博会体验点之一。不少外国朋友来拍照的时候说,这里的人让人感觉特别质朴。
岁月传承的“信义”,浸润了湖墅的文化,也成为大运河•湖墅婚典不能不捕捉的亮点。古语说,两个相爱的人结为夫妻,应注重“仁孝礼义信”,其中,忠心重情为“义”;重诺守诚为“信”。今年,大运河•湖墅婚典将邀请重情守诚的新人们戴上红丝带,在这信义坊下许下自己“爱相随”的承诺,也为运河的信义文化写下属于自己的动人一笔。(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