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杭城拥堵程度有所上升 预计10月“堵”情依旧

12.10.2015  07:10

杭城早高峰时间提前了20分钟 城西中度以上拥堵日增加了12天

9月杭城拥堵程度有所上升 预计10月“”情依旧

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来说,每年的九月都是一个“痛苦”的开始。学生们结束了漫长的暑假,回到了校园。家长们则又踏上了早晚高峰奔波接送的日子。

昨天,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发布了9月份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月报,从月报上看,受学生开学影响,杭州早高峰时间较8月提前了20分钟,早晚高峰流量增加4.5%,城市路网整体拥堵程度有所上升,拥堵里程与持续时间也有所增加。

九月城西片区稳坐“堵王”交椅

根据对六大片区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拥堵指数分析,九月份,城西片区受开学影响最大,城西文教区拥堵加剧最为明显。城西文教区全月中度以上拥堵日由上月的4天猛增至16天。

从主次干路交通运行状况来看,虽说车速总体全线下降,但城西片区变化最为明显。九月份文一路早高峰行程车速为15.9km/h,环比上月下降了15.9%,晚高峰环比上月下降了10.4%。文二路早高峰相比上月下降了18.4%。

从排名上看,早高峰,文一路、文二路取代灵溪隧道、解放路;晚高峰,文一路、莫干山路取代北山路、南山路,进入主次干路拥堵“前十”。

九月份,城市道路交通上还有一项重要事件,那就是石祥路莫干山路跨线桥施工。因施工需要,从9月10日开始的每周二、四、六的22时至次日5时,石祥路莫干山路跨线桥实行封闭施工,禁止机动车在桥面通行。这一举措对石祥路(莫干山路-通益路)全天的通行影响都很大,白天最低车速由8月的20km/h 下降至10km/h 左右。而且这一现状将持续到11月5日,时间跨度将近两个月。

快速路晚高峰好于早高峰

那么九月份快速路的交通运行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从总体状况上看,晚高峰通行状况要好于早高峰。环比上月,早高峰,除石祥高架外,快速路车速全面下降,其中德胜高架降幅最大,全段平均车速由47.9km/h降至39.4km/h,降幅达17.7%。

早高峰的瓶颈区段仍集中于中河上塘高架(体育场路匝道-大关路匝道,北向南),但好在秋石快速路起到了较好的分流作用,使得通行效率明显提升,中河上塘高架(体育场路匝道-大关路匝道,北向南)的最低车速也达到了20km/h以上。

晚高峰最堵段为钱江四桥(复兴路-江南大道,南向北),车速为27.5km/h。

交研中心还列出了早晚高峰五大拥堵快速路段,其中,早高峰是:中河高架(体育场路匝道-文晖路匝道,北-南);上塘高架(文晖路匝道-德胜高架,北-南);石桥高架(石祥路-石德立交,北-南);上塘高架(德胜高架-大关路匝道,北-南);石桥高架(石德立交-机场路,北-南)。

晚高峰是:钱江四桥(复兴路-江南大道,南-北); 石桥高架(石德立交-机场路,南-北);中河高架(体育场路匝道-文晖路匝道,南-北); 钱江三桥(钱江路-江南大道,北-南);钱江四桥(复兴路-江南大道,北-南)。

十月杭城依旧离不开一个“

特征日多,是九月份道路交通的又一大特色。9月22日是第九届无车日,呈现出的是“管制时段前后堵,管制时段内迅速好转”的特征。

9月25日(中秋放假前一天)则成为了本月最堵日,在中秋和国庆的双重喜庆下,看来大家都不淡定了,当天中度以上拥堵持续时长竟然达到了8小时15分钟,应该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顾整个九月,“”是主题,不管你愿不愿意,十月的交通运行依旧很繁忙。虽然“十一”已经过去,但交研中心研判,十月份气候宜人,各类旅游商贸活动会也多,因此十月的杭城还是离不开一个“”。

好消息是,随着西兴互通部分匝道等工程投入使用,快速路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预计将对市区交通带来积极影响。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实习记者 赵巍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