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婺剧《乌孝词》亮相上海艺海剧院

13.10.2017  14:55

  这个国庆假期,对于义乌婺剧团的演职员们来说是忙碌的,时隔首次《赤壁周郎》上海演出9年后,剧团再次携婺剧大戏赴沪演出。2008年,新编婺剧《赤壁周郎》作为一个古老却相对陌生的地方剧种初登上海滩,一出《赤壁周郎》在上海戏剧界、上海戏迷圈中热开了锅,周瑜扮演者楼巧珠老师因在剧中的精彩演绎一举夺得了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成为了婺剧界首位获此殊荣的演员。因婺剧初闯上海的满堂彩,近几年婺剧优秀剧目也不断涌入上海的舞台,就此也培养了一批忠实戏迷。

  10月7日晚,上海江宁路466号艺海剧院异常热闹,新编婺剧《乌孝词》将在这里上演,这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婺剧《乌孝词》巡回演出的收官场演出。演出中,上海的观众对地方戏的浓郁特色连连点赞,为演员的精彩演绎而呐喊叫好,为该剧所弘扬的“百善孝为先”的主题演绎而叫好。纷纷表示既欣赏到了一台高质量的演出,也接受了一次孝义文化的熏陶。

  原上海市虹口区常委、统战部长、区政协副主席,现任上海义乌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陈理春观看后在朋友圈里说:“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来沪巡演的新编传奇婺剧《乌孝词》可谓是:乌伤故事精典、编剧演释精准、演员表演精彩、舞台设计精简、作曲唱腔精美。是一部精雕细琢的精品力作,在参赛白玉兰戏曲评奖中会取得好成绩”。也有观众说之前看过徽剧、沪剧、京剧等戏曲,这是第一次观看婺剧表演,被婺剧高腔有如海豚音一般有穿透力的唱法给完全震撼了,观看完之后感觉浑身爽利畅快。

  10月8日,上海戏剧杂志社联合剧团在上海文联召开了《乌孝词》艺术研讨会,专家们纷纷表示这样一出忠孝题材的剧目是当下社会急需推崇的,剧团应该继续打磨将该剧打造成一部审美品质与教化功能并存的精品力作,会上专家们也对剧本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