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昨日启幕五家中字头基金公司落户杭州

09.11.2016  07:34

昨日,2016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开幕,在主题为“立足规范发展·推动产业服务”的峰会主论坛上,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国华融资产、中国邮政集团、中国银行等多家央企设立的5个“中字头”重大基金项目正式落户杭州,这些百亿级、千亿级基金项目,不仅成为助推浙江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还为更多人提供了更加广泛、可靠的投资渠道。

基金项目陆续落地 “输血”实体经济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凭借着民资之力、服务之优、山水之美,目前已经吸引1010家国内外高端私募金融机构入驻,资金管理规模突破5741亿元。

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最早搬入这里的金融企业。除了投资互联网金融,寻找医疗健康、新材料等实体经济领域的优质项目,也是赛伯乐掌舵人陈斌所在意的。

陈斌说,聚光科技就是赛伯乐投资50万美元早期孵化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工业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完整的分析检测及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现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环保、能源、农业、交通、制药、航空及科学研究等多个行业。

2011年4月15日聚光科技已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陈斌说,从两三年前开始,公司把眼光放到海外,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2014年,赛伯乐跟杭州市政府联合在美国硅谷组建了一个天使孵化基金;最近跟下沙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波士顿建立了一个赛伯乐波士顿生物医药基金……

其实,赛伯乐只是玉皇山南基金小镇1010家私募金融机构中的一员,他们在“输血”浙江经济的同时,给实体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未来三年,基金小镇将集约引进和培育各类私募基金、资产管理机构2000家以上,力争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0000亿元,投向创业创新实体经济超过7000亿元。

投资理财有了更“靠谱”渠道

说起浙江人,有一个词和他们分不开,那就是浙商。可以说,他们是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杭州聚集着433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民间资本非常雄厚,自然也云集了浙商中的精英。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浙江人的理财观念保守与创新并存,私募基金、信托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投资渠道,在浙江人眼里可以说是平易近人。浙商中很大一部分仍属于中产阶层,他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欲望非常强烈,理财方式更全面和多样化,他们会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信托等不同方式进行投资。随着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在杭州落地生根,大家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基金投资门类,资产管理更“靠谱”了。

安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志毅说,“浙江的民间借贷非常多,年化20%甚至30%的高利息诱惑了不少人将钱借出。因为缺乏监管,不仅利息拿不回来,就连成本也付之东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的一位朋友就做了这样的冤大头。在了解了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后,我的朋友非常看好公司前景,决定投资2000万做LP(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也就是只出资,但不参与公司管理。有了这笔钱,公司投资了一家创意软件公司,去年这家公司已经在深交所上市。这家软件公司从当年只有1000万元的利润,现在已经拥有1.5亿元的收益。当然,我朋友当初投资的2000万元,现在也已经有了25倍的回报。

基金小镇落户在杭州,我认为是杭州人的福音,杭州人理财有了更多好的选择。”阮志毅表示。如今,杭州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逐渐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优势的财富管理中心与私募基金创新之城。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马杉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