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捐资1亿为母校设立基金 袒露心迹称一辈子愿做老师

04.04.2015  12:23

  #!diantou!# (钱江晚报记者 张冰清) 给自己母校捐款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一捐就是一个亿的恐怕屈指可数。哪个学校的校友出手如此大方?答案是杭州师范大学1988届毕业生马云。

  昨天,杭师大收到迄今最大的单笔捐赠,校友马云回到母校,捐出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

  据校方介绍,这笔捐赠将由杭师大教育基金会专项管理。主要用于资助教育研究与教育创新,探索中国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并树立师范教育典范。如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学术资助、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教师教育平台建设等项目。

  要说母校情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儿。但像马云这样如此力捧母校的,还真是不多见。不论在公司,在美国,在香港,在清华大学,在哈佛大学,他一直坚定不移地相信,“杭师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

  此次回到母校,他依旧重申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正是自己的母校,让他懂得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用自身的一点点改变,参与、推进社会与世界的改变。

  面对这位杰出校友的赞誉和馈赠,杭师大也精心准备了“回礼”。学校老师特地从尘封的档案里翻出了马云当年的学籍卡,还把他在母校历次的演讲制作成纪念册,赠予了他。

   马云的教师情结——

   一辈子都愿意做一名老师

  虽然马云多次说过,自己在杭师大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当老师,这也是为何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了6年老师后,最终放弃当老师,而是选择创业。

  但作为一个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马云心里始终有一个教师情结。

  “我很内疚,在经历了6年的教师生涯之后,我选择了创业。但我想说,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创业期间的所有的失败和教训,再一次回到讲台;我也很骄傲,创业初始到今天,我没有一天不是用一个创业者,一个老师的要求在要求自己,对待自己的客户和同事,对待自己任何一个事业阶段的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

  最近,由马云担任校长的湖畔大学正式开课。首期3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业者,赶来杭州听“马校长”讲课,不知道这算不算实现了他“回到讲台”的愿望。

  尽管马云短时间内是当不了一个职业老师了,但在他看来,自己的工作和老师有一个共同之处——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求任何回报地希望自己的学生比自己好;而他现在的一大乐趣,是发现优秀的人才,看着他们在阿里巴巴成长,并且超越前人。

  他在捐赠仪式上说,“我这一生都是一名学生,我一辈子都愿意做一名老师。”

   自曝语音考试得59分

   “脑残粉”送上妈妈牌香肠

  捐赠仪式上,约300名杭师大学子有幸目睹了学长的风采,更有6名幸运儿和马云进行了互动交流。

  人文学院历史师范专业的郭振豪是杭师大现任学生会主席,而马云1984年入校,从1985年开始担任了3年学生会主席。新、老两位学生会主席在现场来了一次对话。

  在郭振豪的诱导下,马云自曝了当年的一段“黑历史”。

  马云英语好,尤其是口语好,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儿。但当年的英语语音课考试,任课老师叶东炜给他打了个残忍的分数——59分,离合格仅一分之差。后来补考,才通过了考试。

  马云说,自己当年年少轻狂,自认为英语发音很好,觉得老师打分太不公平了,“我觉得这是报复!”

  此后,他生了叶东炜老师五六年的气。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当年多么狂妄和自以为是——老师教的方法和他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但他只觉得自己是对的。

  “有的时候,我在坚持自己固执的想法的时候,也在反思,我有没有又像当年那样做事情。”

  另外,现场还惊现一个马云的“脑残粉”,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脑残”到什么程度?不顾家人反对来杭师大念书,就是为了马云。这次见到偶像,她还送上了妈妈亲手做的四川香肠。

   我的教师梦不会忘记

  马云在杭师大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特别高兴,毕业这么多年,总是希望给母校做点事情。

  我在外面说了很多,我是真心认为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非常了不起的学校,在我心目中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她培养了我们。好与坏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我的标准就是,杭师大以前是,今天是,以后也一定会成为最好的学校。因为在我念大学的四年里,学校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很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宽容的氛围,给了我们往上、前进的动力。所以,没有杭师大的四年,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因此,大学的四年经历是非常让人受益终生的。

  但很遗憾,我心里有很大的内疚,我只教了6年书就出来创业,所以一直希望有机会回到学校去做老师。我的这个梦不会忘记,也不会丢弃,所幸的是我把杭师大所学的当老师的经验和经历带到了今天的创业中。因为老师是最了不起的职业,应该说是最伟大的职业。老师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

  今天我在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发现那些优秀的年轻人,加入阿里巴巴,让他们超越我们,让他们过得比我们好,做得比我们更棒、更强。所以老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业,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一辈子。

  另外,我也希望为母校做点事情,所以今天很荣幸。前面15年的创业有一点小小的回报,希望能感恩母校,希望母校能发展得更好。看在座的我的同学,他们很多人都坚守在教育岗位,同学们替我做了很多工作;在座的很多师弟师妹替我们做了很多坚持教育的事情。中国的发展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最终的基础就在于师范学校、师范生。

  在西方,大学毕业以后,如果你事情做得成功,回报学校最好的报酬就是捐钱给学校。我在大学的时候想过,但我没想过真的能来捐钱。

  所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所有的同事,感谢那么多年来培养教育我的母校。我相信没有这些经历,我不会走到今天。今天有机会来捐赠,我也希望继续为教育、师范,特别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做点事情。

  我也希望这一辈子能够荣幸地参与、支持一万名中小学老师的培养,帮助他们成长。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只能尽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

  在西方,捐赠是一个习惯,给母校捐赠是一个习惯,也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我希望今天我做的一点点事也给在座的很多同学树一个榜样,有一天你毕业的时候记得母校,也记得哪怕捐10元钱,捐1元钱,500元钱,都是钱,表达的是我们的感恩之情。人一定要懂感恩,对母校的感恩是我们对这个职业,对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个很重要的回报。

  另外呢,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都是学生,我从来没学过商科,没学过计算机,没学过财会,没学过marketing(营销),也没学过所有的商业概论,是在社会大学里面不断地学习。我一辈子最希望做的就是老师,因为只有当老师,你才会更高地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这一笔捐款目前来讲我们放在杭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基金会,请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专项管理。这不是我捐给学校什么东西,不是钱,而是我对这个学校的感恩、热爱和信任。

  这其实没有给学校带来什么,给学校带来的只有更多的负担,更多的责任。学校拿了这点钱以后,多了很多事情出来,因为我在这个里面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想法的。本来大家不需要干这些活,反而是这个校友给学校带来了很多麻烦。我觉得对不起。但我也有自私的想法,我希望我们学校——杭州师范大学,能够真正在师范类上面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学校,一个综合实力也能够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学。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激励青年师范人才,奖励优秀老师,优秀师范生,以及学生的青春领袖等。这些捐款还希望能够促进我们杭州师范大学与外国其他地区的学校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钱是小事,我希望我能够做更多除了钱以外的事情。未来几年,我还会捐资,能够让杭州师范大学越来越好,跟更多的校友、同学、老师一起,把这个学校建成我们心目中真正了不起的学校。所以,最后我还是想再度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学校里所有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同学和校友。

  一辈子都是学生,也是一辈子都记住自己是师范生,能够做一个好的老师是一辈子最大的荣幸,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