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专业养老服务员 无证不能上岗

08.02.2015  21:14

市人大代表、三替集团董事长陶晓莺:

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做家务和烧饭

去年,杭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但据我了解,杭州目前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还很少很少,大多数是普通钟点工、保姆。而杭州有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做做家务、烧烧饭这样的服务水准,很难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

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三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晓莺在西湖区代表团分组审议时,特别提出了“关于加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培养的建议”,呼吁杭州规范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实现“不持证不上岗,不培训不入户”。

陶晓莺提出这个建议,和杭州的老龄化现状有关。

截至2013年年底,杭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已达134.88万人,占总人口的19.1%;80周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6.4%。

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总人口数的20%,为中度老龄化;这样看来,杭州的老龄化程度已趋于中度,未来还有向重度发展的趋势。

未来,我们怎样才能安心养老?

陶晓莺认为,加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推进养老服务者职业化,已经非常迫切了。

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想入这一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个临时性的工作,没有职业归属感。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推进产业化入手,考虑把从业人员职业化,并最终落实到对养老服务行业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她说。

比如,依托人力社保部门,设立“养老服务人员专项培训工程”,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每年在全市开展不少于1万人次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

又如,设立养老培训机构的“星级认证制度”,对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考核和认定,形成一支高素养、高专业度的师资队伍。

另外,不同情况的老人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也需要多层次、专业化。建议政府健全市场规范,出台多层次养老服务标准,并实施有效监管。

今年上半年,杭州还要推出‘杭州智慧家政云服务平台’。”陶晓莺说,这是一项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智慧化应用项目,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自由筛选各类家庭服务人员,包括年龄、籍贯、特长等,还可以建立跟踪服务评价体系,考评服务质量,设置绩效档案。

相当于给每位从事家政、养老服务的人员,建了一份诚信档案,让雇主放心选人、安心用人。”陶晓莺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