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识有七类问题 杭州的路名牌要开始大动了

05.08.2015  15:43

  道路标识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外来游客的“眼睛”。标识是否正确美观,关乎外地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大家的出行。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杭州要开始集中整治城市标识,打造国际化的城市标识系统,并出台了《杭州城市标识系统国际化设计导引》。

  杭城错误路名牌闹笑话

  今年6月,杭州市城管委开展城市道路路名牌专项整治活动,在全市6000多块道路路名牌中发现不少标识不正确的问题,比如,“朝(zhao)晖路”底下的拼音拼成了“chaohui”,“美政路”英文标注“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Road”,直译过来就是“美国政府路”。

  还有一些标识错误甚至会影响交通,比如,天城路西向东秋涛路口,地面标识是直行,但车道上方的交通指示牌是直行加右转,实际上这里不能右转。

  在去年底,我们也曾报道过城北一条马路有两个名字,交通指示牌上写的是“兴业街”,而人行道指示牌上却写着“杨家路”,一位市民在这路口迷了路,问了几个路人也说不清楚,“我都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走了。”该市民说。

  记者了解到,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是交警部门所立,人行道指示牌是城管所设,这条路的路名又是每个城区的路名办所定。

  杭城标识存在7类问题

  城管经过调查,梳理出杭州的城市标识主要有7类问题。

  1.形式不断增加:根据杭州交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相同内容的交通标识牌,竟然有十多种形式,特别是文字符号信息,更是形式多样,格式各异。

  2.设置密度不断增加:除去必须设置的标识标牌以外,可有可无的标识牌不断产生,有的用油漆画在交叉路口人行道上。有的导引牌随意设置。有的打着公益宣传的名义宣传自己。

  3.标识牌重复重叠设置:不少道路同种信息同种功能的标识牌重叠出现。

  4.杆无牌或有牌无用:有些道路牌没上去,杆子先竖起来。而有的路则是虽然有杆有牌,但信息缺乏,让人无所适从。

  5.共杆不多:共杆,就是将路名牌与周边的电杆整合在一起。尽管很早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在实践中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真正做到共杆的标识标牌并不多。

  6.体积偏大:标识牌和交通信号灯,个体的体积偏大,视觉美观度不够。

  7.打着公益的旗号做商业广告:例如,由于特定的时期我市允许交通指示牌背面做商业广告,导致商业侵蚀公共设施的现象。不但出现假的交通指示牌,而且人行道的交通信号灯也做成大体块,背面为商业广告留下空间。

   杭城标识有了参考标准

  上面的这些问题,追根究底都是因为各类城市标识标牌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分头管理,标识系统怎么设置?设在哪里?什么形式?都由各主管部门自行决定,没有统一标准。

  “结果标识系统始终走不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死循环’。”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杭城出台了《杭州城市标识系统国际化设计导引》,下一步将对标识系统进行深化、细化和具象化。各类标识在形式、材质、色彩、文字等方面进行统一。

  参与城市标识系统研究工作的杭州城市发展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吴伟强教授表示,该设计导引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以及国际协定,参照各国习惯制定的标准参考,城管部门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制定具体的准则,各部门再根据准则去设计相关的标识标牌。

   ●链接

  杭州路名牌

  前世今生

  杭城第一代路名牌是用水泥浇涛,颜色为灰白色的,路名字体用油漆描摹,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该路名牌外观显得笨重,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字迹模糊。

  第二代路名牌为铁质材料制成,白底黑字、标注拼音和用箭头指向,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登场。由于风吹雨打,极易斑驳锈蚀。

  第三代路名牌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采用不锈钢和玻璃材料,光洁美观又充满现代感,成为美丽的“向导”。但是,由于玻璃易碎,受损严重,更换维修频繁。

  第四代路名牌在1997年开始安装,采用铝合金和有色金属制作,统一的绿底白字,中英文同时标明,色彩鲜艳,维修更换方便。

  第五代灯箱式路名牌从2001年出现在杭城,在密渡桥路与湖墅南路交叉口向市民展示,接着在延安路和湖滨路上全面亮相。

  第六代路名牌从2002年开始使用。特点是简洁明了,材料采用不锈钢管和塑铝板制成,呈六边形,绿底白字,中英文同时标明,字体为户外荧光,2004年在全市各条道路上普遍安装。

  第七代路名牌从2004年出现在杭城五条主干道上,立杆用涂锌管制作,以烤漆做底加氟碳漆喷制,以防“牛皮癣”张贴,从2009年起,路名牌实行“多杆合一”,将第七代路名牌与周边的电杆整合在一起。(时报记者 张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