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篇课文上出不同味道 下城区第九届课堂节 推出“名师好课堂”

01.12.2016  04:37
  “同课异构”是近年的教学热点之一,意思是不同老师根据个人的教学实际,教授同一课程的内容。在刚结束不久的下城区第九届课堂节“名师好课堂”上,来自香港的王惠燕老师、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徐瑾老师和台湾的李明德老师就上演了一场同课异构大PK。他们上的都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却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香港老师的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很强,会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尊重学生原生态的文本理解,不刻意拔高。长江实验的老师选择用电影片段来串联课文讲解,让学生在影像情境中感受质朴语言的魅力。来自台湾的李老师则是一个段子手,上课完全不按套路,20分钟过去还没出现课文标题。但他选了很多接地气的生活素材,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直到最后,坐在底下的老师们才发现这是一堂作文课。李老师轻松的教学氛围背后,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