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加快推进特殊教育提质升级

18.02.2016  19:57

一是重架构,加快特殊学校现代化建设。2014年4月,优先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将原朝晖七区小学校舍腾挪给健康实验学校办学,并投入350万用于校舍改建和搬迁。2015年5月新校区投入使用,新校舍占地6646平方米,建筑面积2901平方米,扩大为老校舍5倍,并新增物理治疗室、感官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室等14个多功能教室,极大改善办学条件。2016年还将投入200万实施二期工程,用于礼堂、食堂、餐厅及校园绿化等其他功能区改建。

二是重助推,出台区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根据国家和浙江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有关精神,2015年12月在全市率先出台《下城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5-2020年)》,对区域特殊教育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和保障机制等做出全面、系统地规划,明确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随班就读比率、延展特殊教育年限、增强师资配备标准,计划到2020年累计投入1000万专项经费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探索在健康实验学校开设学前班,立足残联“小康•阳光家园”将特殊教育向职业教育延伸。

三是重凝练,形成助推特殊教育发展合力。特殊教育是爱的事业,它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下城区目前已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统筹实施的特殊教育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同财政、发改、卫生等部门,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推动特殊教育发展。残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利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元旦等特殊时节积极开展送温暖、青年志愿者助残等活动帮扶残疾学生,完善对残疾学生的资助政策。此外,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推动特殊教育发展,2015年12月,下城区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区慈善总会和区残联启动关爱特殊儿童的资金募集活动,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