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以校内转型+校外培训形式破企业技术人才荒

14.03.2017  18:01

近年来,衢州市围绕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以校内转型+校外培训的形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3年来,实现为企业填补蓝领技术型人才缺口8万余人次。

一、“订单式”培育,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程改革紧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破除“先培养再对接”的人才培育旧制,实现人才培育模式转型升级。一是专业调整对接人才市场。成立学校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院校与企业共同制订,重点培育与本地产业、行业对接紧密专业,努力培育优势专业集群。围绕衢州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家政服务、乡村旅游、特种纸、机械、化工等特色专业。加大对与旅游休闲、电子商务、养老养生等产业相关的专业扶持力度,探索专业育人与衢州特色小镇创建等产业增长点有机结合的形式。例如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开山集团及行业用人需要,新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二是助力升学拔高人才梯队。开展了以“五年一贯制”和“3+2”为模式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与省内外14所高等院校开展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农经管理等39个专业合作,2016年招生1439人。同时,各中职学校还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单考单招和自主招生,2016年全市中职升高职比例达30%。三是开展活动营造育才氛围。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人数达到7000余人。通过为民服务、企业体验、技能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中职教育成果,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职教氛围。

二、“工匠式”培养,建设蓝领技术型人才孵化园

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加强实践学习,实现人才从“书生”向“工匠”的成功转型。一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市共有9所学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6所学校被列入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涉及14个专业,1565名学生。鼓励学校开设职业体验课,落实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利用建立的全国劳动模范叶幼青大师、浙江省技能大师徐建雄等12个大师工作室,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重点扶持建设一批 “校企合作共同体”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全市各中职学校先后与311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企业联合开办了“开山学院”、“红五环班”等30多个企业冠名的院(班)。2016年,全市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式培养、联合办班、工学交替、学徒学习、共同研发等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达2000余人,为本地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多项。三是组建产学研联合体。与当地产业紧密合作,共享校企资源,着力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服务,着眼于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对中高端技能人才无缝对接的需求。衢州中专联合2所院校和7家企业共同组建空气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体,服务该市风动机械主导产业。该联合体被列为省级产学研联合体,获得省财政10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通过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衢州中专毕业生本地就业率60%,专业对口率86%、“双证”取证率接近100%,就业品质稳步提升。

三、“破墙式”培训,打造社会人才培训新高地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民生事业,依托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各类技能培训项目,打破校墙,将技术送到校外,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家政培训有突破。在衢职院成立了农民学院,在县(市、区)设立农民学校,将家政服务人才培训作为农民学院(校)的主要任务,开展高标准、高质量、多层次的培训,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的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2014年至2016年共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2.26万人,其中2016年培训8782人。经过系统培训的学员,取得家政服务员中级证书和母婴护理专项能力证书,赴杭州、上海、义乌等地从事家政行业,获得家政公司一致好评。二是双证培训稳推进。继续与区域内监狱系统联合开展成人双证教育培训,自2011年开展此项培训以来,不急功近利,不走过场,稳步推进学历教育,逐步增加技能培训。2016年,完成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7112人,其中监狱服刑人员3273人。三是电商培训快发展。从2014年开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助力电商发展。2015完成电子商务培训激增至2.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