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06.05.2015  11:36

   编者按:不起眼的生活垃圾,承载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诸多期待。作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5年。这15年有怎样的变与不变?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垃圾分类报道,试图从城乡垃圾分类比较调研的角度,展现当下城乡垃圾分类的进展和不足,探寻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

杭州城西新金都城市花园小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巡回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和环境卫生情况。记者 吴元峰 摄

近日,宁波海曙区白云街道牡丹社区党员志愿者把垃圾分类专用桶和垃圾袋分送给居民。 通讯员 胡建华 张立 王瑾琛 摄

    当下的我们,或许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一边是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一边是处理能力相形见绌。杭州每年的垃圾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然而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却毫无增长。若“处理”跑不赢“产生”的速度,我们将面临的,是垃圾“兵临城下”。

    作为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源头,垃圾分类一直被“寄予厚望”。杭州自1986年起就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00年列入建设部制定的全国八大试点城市,在分类试点经验以及模式上,一时走在全国之先。15年后的今天,试点还在“试点”,但垃圾分类却难言“分清”,距离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有不少距离。

    建立长效机制难在哪

    政府大包大揽,做错了吗?

    “杭州的起步是很高的。”仓桥社区主任赵乃刚记得,2010年开始,杭州从单个试点逐步规模化,率先在37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从街道到社区,全面铺开,要配垃圾桶就配,要买垃圾袋就买,宣传、引导都投入很大”。

    就买垃圾袋一项,杭州可能是全国唯一市区“包办”了垃圾袋的城市。那种专为“厨余垃圾”设计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全由政府“买单”,居民每个月从小区物业或者社区去免费领就行了。

    记者在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得到一组数据:2014年,杭州主城区购买垃圾袋的费用是1786万元,购买分类垃圾桶的费用是583万元,“垃圾袋和垃圾桶,以及减量设备、智能回收平台,这些属于基础设施经费,另外还有拨给社区的工作经费,按每户30元的标准拨放,所有的费用加起来,每年投入需要达到8000万。”监管中心分类指导科负责人说。

    试点了四年之后,从今年1月1号开始,西湖区停止了“免费垃圾袋”的供应。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为什么不发垃圾袋了?垃圾分类还要不要做了?”隶属于西湖区的新金都城市花园的居民,在培养了长达4年的垃圾分类好习惯之后,似乎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新金都是杭州第一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一直是“业内标杆”。看着小区内“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扔在垃圾桶里,分管指导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黄女士非常痛心,“现在来运垃圾的哪里还看得出分类,都是混装。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袋本身就造成二次污染。”还有,超市里无法买到先前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不要说居民们迷茫,连我都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

    “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的诸多环节,极为复杂。”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曾“把脉”过杭州垃圾分类,“许多地方都是政府唱独角戏。”杭州的情况有代表性,一开始用力过猛,在绩效不明显的时候松了劲。然而再细虑一层,如果一开始由垃圾袋厂家直接供应超市,政府对厂家一定补贴,居民自行购买,是不是能走得更远?

    资源化利用怎么用

    新的突破口在哪?

    垃圾有两个属性。易腐烂、有臭味、对环境有污染,对其进行处理具有公益属性;同时,垃圾又具有资源价值,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又具有经济属性。

    目前,似乎陷入“垃圾分类”僵局的杭州,想在第二个属性上想想办法。

    一般小区门口都有黄绿两个桶。绿色桶是装厨余垃圾的,黄色桶是装其他生活垃圾的。稍加留意一下,还有红蓝两个桶。红色是有害垃圾,蓝色是可回收物。每个桶上都有明确标识。“但我们发现,黄绿两个桶永远是垃圾分类最大的难点所在,混装的比例太高,所以今年我们的方向是开始引导大家先正确分类红蓝二桶。” 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负责人称。

  红蓝二桶作为新的“切入口”,居民也更为接受。如废旧衣物,啤酒瓶、饮料瓶、蓄电池,大部分能做到准确分类。每个月10号,作为清运红蓝二桶的日子,居民已越来越多自发地加入了这个活动。有的小区内还有“熊猫桶”,专门收废旧品。

    有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垃圾中,纸张和塑料各占10%左右,其中可回收纸类仅占纸类垃圾总量的一半,最具有回收价值的报纸更是只占可回收纸类的1/3,其他都是食品包装、广告宣传单、破碎的办公用纸和其他纸包装等,一般居民不会主动分类回收。塑料垃圾当中,高价值塑料仅占1/10。这部分低价值垃圾在可回收物总价值中占到43%~60%,如果实行全面分类回收,将比废品回收公司提高回收效果一倍以上。但正是因为它们的低价,使得这部分垃圾变成了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如何让老百姓懂得它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这部分垃圾通常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被送进了堆肥场或者焚烧炉。事实上,正是这部分垃圾中所含的透水透气性能极差的塑料,导致了厨余垃圾堆肥效果大大降低,也正是由于这部分垃圾中含有的带有氯原子的塑料,在焚烧炉中不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恶英。

    杭州正在鼓励有条件的小区进行垃圾“二次分类”。这在五年前,是被禁止的。当时想的是,如果社区反正会“二次分类”,那居民的分类意识培养不起来。但实践往往突破当初设想,事实证明,小区的“二次分类”还是很有必要。

    杜欢政称,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可以通过卖垃圾赚钱。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引入企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并将公众纳入这一产业链,从而起到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垃圾产生价值的作用,这是形成社会参与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习惯培养靠什么

    看似不难,为什么做不好?

    记者走访了数个小区,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是,“有时间就分分,没时间也就不管了。”五年前,杭州一家媒体曾用这样的字眼报道,“杭州要开始一件很难的事情,培养大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可见垃圾分类尚是“盲点”。

    已经有五年“志愿者”经验的王爱娟大妈告诉记者,小区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是小孩和老人,青年人反倒是最难“搞定”的一群人。

    为什么小孩和老人这两类群体做得更好?一是这两类是留守社区的固定人群,比较好宣传好引导,另外学校的教育也密不可分。

    在更多的社区工作里,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要先“给点甜头”。新金都专门开发了一个APP。小区门口的红蓝垃圾桶,顶着一顶“帽子”,写着“废品换礼品”。居民将废品分类投递到回收箱内并扫描二维码,不久后便会收到后台反馈的积分,可兑换奖品。按照积分兑换原则,1个积分相当于0.1元,累计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沐浴露、洗发水等物品。

    实际上,经济奖励后的新鲜劲一过,垃圾分类仍有可能又是“老方一帖”。北京已有规定,对垃圾不分类的居民进行惩罚,杭州尚在酝酿中。“罚多少是个问题。罚得少,居民觉得无所谓,同时执法成本太高,难度也大。”杭州城管委一位负责人称,“经济手段是我们历来较为重视的,但目前杭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都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经济压力难以传导到居民身上,对垃圾分类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需要每个人都意识到垃圾和自己有分不开的关系。谁产出,谁负责,不但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还要承担经济上的责任。”有环保人士这样说。

原标题: 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作者:记者 陈文文 网络编辑:叶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