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石匾不简单,见证了杭州的扇子世界

06.04.2017  19:48

  文物,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讲述老街小巷里那些传统行当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期 ,让我们走进运河畔的中国扇博物馆,听那里的镇馆之宝扇业祖师殿石匾讲述杭扇的兴衰故事。

  运河畔的中国扇博物馆有一件最重量级的展品,它不是一把名贵的扇子,也不是多么精巧的制扇工具,而是一块石匾。

  一块石匾何以力压群扇,成为了中国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匾的背后有怎样动人的故事,又记录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3月14日,记者走进中国扇博物馆,试图探寻这块石匾与杭州、与杭扇的那段传奇故事。在扇馆二楼的精品展柜前,中国扇博物馆的文保研究员张璐将这些娓娓道来。

  这是扇子从古至今的一段发展历史,这是杭扇兴衰变迁的一次回望,这也是制扇这门传统手艺的一次全面展示。

  工艺扇、檀香扇、麦秆扇、玉版扇......造型各异、质地不一,或见一幅《国色天香》绘于其上,或可一览西湖全景,争奇斗艳,也有扇袋、扇柄、扇箱等,有的玻璃珠镶嵌其上,有的象牙雕琢而成,精致迷人。

  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扇子在这里汇聚,这是一个扇子的世界,一个个关于扇子的传说。走进运河畔的中国扇博物馆,满面而来的是悠悠古音中的扇的气息,满眼所及的是馆内232件扇子展品。

  在一楼大厅,记者见到了这块“扇业祖师殿石匾”。它取材于青石,从外观看,这块石匾呈“”字型,石匾的匾纹图案和字均为阳雕,匾的四边雕着精美的“”字纹,下边两端中各一只蝙蝠。上面有着“扇业祖师殿”5个正楷字。石匾长有3.5米,高0.9米,厚0.1米。

  

  “石匾上的‘卍’字纹和蝙蝠在传统纹饰中都有吉祥的寓意,匾额也有浓郁的行业会馆的气息。”张璐说。

  据介绍,石匾重一吨多,进馆时,10名搬运工人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它从车上挪到了博物馆一楼大厅的展柜上。

  “据我所知,至今为止,全国各地还没有发现过有关扇业会馆的文物,非常罕见。”张璐表示。

  与周围放在玻璃展柜里的形形色色的扇子展品不同,这块石匾是裸展,周围由保护带围起,难道不怕熊孩子搞破坏吗?平日里,博物馆又是如何保护它的呢?

  张璐告诉记者,如何展示这块石匾曾经过多番思考和讨论,考虑到其挂在会馆大门上的原始的样子,且馆内多仿古扇街的场景,为了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也是最大限度地向观众传达匾额背后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这种展陈方式。至于保护,她表示,石质文物的稳定性较佳,馆内也设置了多个温湿度的监测点进行常年每日的检测,每个月进行分析汇总,以便对保存的小气候进行及时调整,所以,现在文物的状态还很好,从入馆至今的七八年间,匾额风化和损蚀的情况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石匾除了是全国少有的稀物,在张璐看来,这块石匾对杭扇传承的历史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的是几千年来杭扇发展至今的兴衰,启下的是让后人认识、牢记并发扬这项优秀的传统技艺”。

  其实,石匾并非博物馆里唯一的石质文物,在二楼展厅的一个拐角处,经过还原的王星记扇铺的边上,还有一块石质的杭州扇业公所墙界碑。它和石匾都来自杭州扇业会馆遗址,都是杭扇发展的见证者。

  这块在博物馆的各色光鲜漂亮的扇子里多少有点格格不入的石匾,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进了博物馆的呢?

  张璐表示,这块石匾得以发现并保存至今与一个人和一件事有关。

  这个人叫毛维东,这件事是中国扇博物馆的建立。

  2009年9月29日,中国扇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作为一家国字头的专业馆,之所以落户杭州,是考虑到杭扇在中国扇业中地位非凡。自宋代至今,杭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扇产业文化中心。

  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杭州就曾提出来要成立扇博物馆。王星记扇厂前副厂长、当时调到杭州文物考古所的毛维东负责筹备,她在史料里发现,杭州平海路、中河路交叉口西北角,现在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东侧位置,原为下兴忠巷33号,就是原杭州扇业会馆遗址。

  她去现场查看,虽然会馆早已不在,只剩下一圈围墙,同时还有门口的这块“扇业祖师殿”的石匾。只是石匾的表面,已被石灰泥浆涂填。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成立扇博物馆的设想“流产”了。1995年,中河路要架天桥,会馆也要被拆除,毛维东认为这个石匾很有历史价值。

  

  

  为防石匾被毁,她天天都会去工地蹲点,看这块石匾的情况,最后终于从拆迁队的手里保下了石匾,把石匾放进了杭州碑林,一直存放到2009年,这块石匾才在中国扇博物馆安了家。

  据她回忆,当时的扇业会馆正门对着现在的中河中路,会馆围墙有三座门。从挂着“扇业祖师殿”石匾的大门进去,共有三进,一进为戏台,经常请来戏班子唱戏;二进为“扇业祖师殿”;三进则是大家用来聚集开会的地方。

  “解放后,会馆就变成下兴忠巷小学。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会馆内建造了上城区教委宿舍。后门祖庙巷18号,建了杭州红旗彩印厂宿舍。”她曾道。

  建立扇博物馆是她的心愿,现在,如愿以偿了。博物馆建成后,毛维东也离开了博物馆。

  杭州是我国制扇名城,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誉。

  这座祖师殿始建于何时,已不多考,据扇业会馆的碑文记载,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事实上,杭州的扇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越国就有发现。

  到了北宋时期,杭州的制扇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苏东坡画扇”中曾记:“苏轼知杭州,民有逋税,轼呼至询之,云:‘家以制扇为业,遇天寒不售,非故负之也。’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成为当时全国制扇业最集中和最著名的地方。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记录了当时扇铺的盛况:“俞家七宝铺,張家元子铺,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炭杨河下青篦扇子铺,官巷内周家折叠扇铺,陈家画圆扇铺,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除扇铺之外,临安从事与扇子有关行业的人也较多,每到夏季,大街小巷会传来扇匠的铃串声,破损的扇经他们灵巧的手,又变得轻盈灵动。

  南宋以来,随着制扇作坊和扇店的集中,在现在杭州清河坊和清泰街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扇街,叫扇子巷。长逾1公里,巷子里布满制扇作坊,是当年制扇作坊集中之处。与之相邻的还有一祖庙巷,巷中建有各种行业会馆,其中扇业会馆最大。扇业会馆内有座扇业祖师殿,殿内供奉的祖师称为“齐纨”,另外还供有各类扇业艺人的牌位。

  博物馆里的这块匾来自重建后的扇业会馆。扇业会馆为什么要重建呢,源于制扇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杭州的制扇业已达到一个顶峰,作坊有50余家,5000多名工人。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王星记等都是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分布在当时的扇子巷、太平坊、保佑坊、三元坊、官巷口、羊市街等市商业中心,很多扇子还出口国外。

  原址重建的“杭州扇业会馆”,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这块石匾,当时就悬置在会馆的大门上。会馆负责人叫长老,经常请戏班子来聚集人气,会馆内设有交易场所,并定期举行茶会,借茶会之义,互通信息,进行交易活动,或者在这里组织经营者交流经验。

  张璐向记者还原道,扇业会馆是砖木结构建筑,从挂着“扇业祖师殿”石匾的大门进去,共有三进。第一进,正面一座戏台,约20平方米,院落地面用石板砌成,四周遍植树木。第二进,左右两侧为两层木结构楼房,正中是大屋檐平房,为扇业祖师殿,面积约120-150平方米。祖师殿正中为扇业祖师“齐纨”的塑像(据传,“齐纨”为周代一路诸侯)。祖师殿内还供奉着462座神位牌,均为制扇工艺中整、琢、砂磨、糊、摺等业的先辈老艺人。殿中还立有大石碑,碑上刻着捐助的制扇工场有139户。“当时的祖师殿就像一本活着的扇业百科全书,当时扇业发展的一个形象的记录和证明。”张璐说。

  第三进,则是大家用来聚集开会的地方。据记载,扇业会馆会定期举行茶会,全杭州乃至全国各地的扇商,还有顾客、大买主会在这里聚会,交流经营的信息,进行大规模的买卖活动等,“有点像现在的广交会、深交会”。

  经过历代扇业和王星记的努力,清末,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杭州龙井茶成为贡品,被誉为“杭州三绝”。

  之后,随着服饰的改变,电扇空调的通行,扇业颇受影响。许多扇业工匠纷纷改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杭州仅存14家扇子作坊。

  如今,扇街已不复存在,扇铺也只有零星留存,昔日杭扇的那片繁华和鼎盛也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博物馆里经还原的从画扇、制扇到卖扇的一道道传统工序中、还原后的挂在一个个扇铺外的老字号的铺旗下,抑或是老照片和古装影视剧中,才能寻觅到那零星半点的旧日时光和记忆。

  这块光绪年间的石匾上记载着杭州扇业发展的历史,为杭州扇业在中国扇业的中心地位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是中国扇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