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星上造一座太空城

11.10.2016  16:43
 

  宁河同学在专心进行3D建模。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陶悦清) 学生组建“公司”,25个小时内通宵不眠,设计一个水星采矿基地的居住与运行方案。

  怎么样,高大上的太空城主题,刺激的比赛规则,光想想就觉得很带劲吧。

  这是刚刚落幕的国际太空设计大赛中国区决赛的真实赛况。钱报记者获悉,余姚中学六名高二学生参与的“Rockdonnell公司”团队摘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

   设计方案

  熔岩管里造太空城,余姚中学参赛学生来揭秘

  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是一项高水平的高中生学术竞赛,比赛最有名的“噱头”就是每年的国际总决赛都在NASA的宇航中心内举办。2012年,该项赛事引入中国,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近百所优秀高中参加,颇具影响力。

  今年“十一”期间,为期5天的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中国区决赛在北京举行,余姚中学凭借初赛前25名的排位获邀参与决赛,这对该校来说尚属首次。

  “早期岩浆活动后,岩浆褪去,留下适合人类适合居住的熔岩管。而决赛的题目就是,在水星熔岩管中,完成一个可容纳250人施工的采矿基地设计。”带队参赛的余姚中学物理教师陈允文介绍说。

  考虑到熔岩管是一个横向的圆筒型,且直径大小不均,在100米到250米之间。在弧面上造城,难度大增。

  这支冠军团队最终是如何“破题”的呢?余姚中学参赛学生郑钶凡介绍,他们在弧面上铺设了平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径100米的圆筒形采矿基地,“可以把这个基地想象成是一个密闭的太空舱。

  整个采矿基地里,又被设计成生活区、贮藏区、全自动化农业区,甚至还有观景平台可一览水星表面,“我们也设计了专门的车用电梯,供载货车辆驶进熔岩管里,实现内外的物资运输。

  决赛从10月5日早上8点开始,到第二天早上9点结束,整整25个小时不间断。郑钶凡说,大家分工作业,轮流休息,最拼的只睡了1个小时。

   冠军团队

  不仅会开脑洞,也要有点“商业头脑

  要完成这样的极限挑战,余姚中学的这六名高二学生并不是孤军奋战。

  按照比赛规则,今年获得中国区决赛资格的25支学校代表队要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与其他队伍联合组成一个“公司”。之后,组建好的5家“公司”分别拿出方案“竞标”,争取甲方青睐。

  抽签后,由北京十一学校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浙江省余姚中学和山东省实验中学5校代表队组成“Rockdonnell公司”。公司内设结构设计、运行、人力、自动化设计与服务四大部门,开赛前,学生队员去哪个部门,都是自由应聘。

  特别的应聘经历,让每个学生感到新鲜。1个公司总裁、2个副总裁,由公司员工集体投票产生。各部门经理也由各部门内部推选,像余姚中学的郑钶凡,“落选”经理后,很快融入了人力部门。他说,25小时内,下级要严格遵从上级命令,拿1分钟出来争执都是浪费。

  再比如,余姚中学的宁河、王晟翔分别担任结构设计和自动化设计的“工程师”角色,由他们完成的3D建模,为团队取胜作出重要贡献。

  “我所在的人力部门,还要从甲方的利益出发,为他们做好工程预算,以及后期的盈利模式。” 郑钶凡提到的这一点,也获得了决赛评委的认可。他们是唯一一支在设计方案中列出几年后能够收回成本的队伍。

  据了解,“Rockdonnell公司”团队摘得本次大赛的桂冠。其中,团队内的北京十一学校队、杭州第二中学队和成都外国语学校队将代表中国,参加明年一月底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亚洲区半决赛,争夺最终前往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参加国际总决赛的入场券。

   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

  国际太空城市设计竞赛(ISSDC)最早由美国一群对航空航天领域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发起。1994年,正式举办第一届国际空间站设计大赛,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美国波音公司、美国太空总署(NASA)、美国空间学会(NSS)一直大力支持此项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每年美国、欧洲都有大量的学生组队参加。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ITCCC)于2012年将此项活动引入中国。发展到今天,ISSDC已成为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高中生国际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