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她与他的平等实践

22.10.2015  12:43

    10月22日至23日两天,2015“性别平等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会议”暨“他为她”行动将在杭州举行,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妇女署副执行主任Lakshmi Puri女士等将在现场发表演讲。
    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一座城市文明软实力的体现。
    从1995年到2015年这20年中,全球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了多少?杭州市妇联主席魏颖用“财富500强”企业女掌门人的数量做了一个比方:20年前,“500强”企业中没有一个女掌门;今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
    换句话说,男女平等的社会,是妇女决策影响力、参政权利、受教育权利、经济地位相对平等的社会。在杭州,这组数据正在不断上升。
    以2014年为例,全市通过系统培养、梯次配备,使女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详见右图)。
    全市女性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女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普通高中在校女生5.70万人,占普高在校生总数的51.6%,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女生3.44万人,占中职在校生总数的46.7%;2014年,在杭全日制高校在校女生24.8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2.4%;其中女研究生2.14万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4.5%。
    此外,全市用于支持妇女创业的小额贴息贷款资金比上年增加11.8%。培育扶持女性为主的来料加工经纪人4894人,带动全市21万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实现加工费收入10亿元。
    数据背后,是杭州近些年来积极保障妇女权益,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付出的种种努力。
    
     杭州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不断健全
    有效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杭州市公共政策领域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从源头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2014年3月,杭州市妇联、市法制办、市人大法工委启动并建立杭州市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项调研评估工作,形成《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性别评估报告和《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执行情况等一系列评估报告,为全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性别视角的决策参考依据。
    此前,杭州已经制定出台并实施《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杭州市反家暴庇护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全市法院推进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杭州市及各区、县(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委员会、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陆续成立。这些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我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更好地保护了家暴受害人的人身权益。
    杭州还通过各种司法途径,强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预防、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通过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12338”妇女维权、“12348”法律服务三条热线和各级妇女儿童维权志愿服务团,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妇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逐步形成多层次保障妇女权益格局
    一手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一手维护妇女经济利益。
    比如,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妇女来说,土地是农村妇女生存的基础。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进一步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指导意见》,以指导建议的形式推动各地依法落实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等财产权益,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合法利益。在此基础上,市妇联牵头组织由高校教授、法律专家、妇联干部等组成的调研团队,在全市有农村的区、县(市)广泛开展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调研,提出建议对策,确保《关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惠及杭州广大农村妇女。
    在杭州,倡导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依靠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力量,还有更多来自民间企业力量。
    比如,美好控股集团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看到社会上许多困难家庭的女大学生因缺乏机遇无法就业,马上申请加入首批“杭州市女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基地”,公司董事长则作为创业导师为年轻的女弟子们传授创业经验;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他多家企业共同发起并参与了杭州市美丽基金等项目,用于救助贫困家庭的患病妇女儿童,关爱贫困女大学生助学。(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