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你还在家讲方言吗?

26.10.2016  19:06

新华社昨天报道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小县城滦平!

有家长规定孩子在家必须说杭州方言

80后小伙为了在杭州买一套能听得到绍兴方言的房子

特地去跳广场舞考察

昨天,新华社一篇讲普通话起源的文章,在网上传得有点火。文章说,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50年代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这个山区小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被称为普通话之乡。

这个冷知识,让很多人觉得好玩。网友“王天源”说,今天终于明白了,我们讲的普通话都是滦平话!网友“林二三”感慨:这地方全村人都是普通话一甲。还有网友打趣,滦平恐成全国唯一没有方言的地区。

说到普通话,很多人想起了小时候的趣事。学拼音,有各种儿歌,比如“ü见j、q、x,脱帽行个礼。”再比如“黑化肥会挥发”的绕口令。不过,也有人想到了一个新问题:现在很多新杭州人,来自全国各地,组成家庭,生下小孩,普通话是肯定要学的,不过学不学方言呢?

记者 胡信昌(浙江绍兴)

学普通话和学绍兴话 并不对立

朱老师是建德人,小学语文老师。先生是公务员,绍兴人。

朱老师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鼓励孩子学点绍兴话。现在爷爷奶奶在带孩子,读大班的儿子会用绍兴话说洗手、吃饭等。“爷爷讲的话,小宝能听懂,能互动,也能与爷爷培养良好的感情。从小生活在杭州,学绍兴方言,也是一种不忘本的亲情教育。除了绍兴话,儿子也会说点建德话,回到建德,跟外公外婆那边的亲戚讲几句建德方言,老家人都非常开心。

朱老师和她先生在家里,都跟儿子说普通话,但她觉得,学普通话和方言是不对立的,有时候还会特地带儿子去听绍兴的地方戏“莲花落”,培养对故乡的感情。“小的时候学会方言,那是根。孩子大了,出去了,再学方言就难了。普通话,只要跟着学校的进度,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浙江的普通话普遍都不标准。

大学毕业一度想学杭州话

女朋友翻了我一个白眼

我出生在绍兴农村,在镇上读小学和初中,记忆中,村小的同学,都是说本地方言的,不过上课都是讲普通话的,也有例外,那就是老师发飙骂人的时候,都说绍兴话。

到了杭州读大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讲普通话,混不下去。那时候,反而好奇各自的方言了。我记得我们第一节班会课,我让大家用方言讲一句“我是一棵秋天的树”,那个叫芳芳的嘉兴女同学,看上去很文静,讲得真是好听,现在还记忆犹新。

大学毕业后,一度很想学点杭州话,也许是因为想融入这座城市。找了个杭州女朋友,结果人家翻了个大白眼说,杭州话有什么好学的。

推荐新闻:

浑身是血躺在电梯的女子救回来了!嫌疑人被抓获

应届生和大学生创业者们 这两场招聘会值得关注

请私家侦探调查老公朋友 现在把自己搞得很烦恼

深夜有人对着车辆挡风玻璃前的手机号拍了个遍

上周杭州日照0小时 多雨的初秋会持续多久?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