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双鱼图》里 体会力量

19.10.2015  10:58

    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邂逅著名画家何水法

    维尔切克、何水法

    2004年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教授,10月17日带着他《一个美丽的诉求》的新书,来到杭州,与著名画家何水法进行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在这本由企鹅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全英文书中,有一幅何水法专门为该书创作的中国画《太极双鱼图》。画作上的题词为“太极双鱼乃中华文化之精髓,今以意为其写照。

    这幅由黑白二色构成的中国太极图,与这本英文的物理学专著有什么联系?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与科学领域对照徐徐展开:两个学科的交叉,两位大师的思想碰撞,两种文化的交流,就像西湖山水般多姿多彩。

    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的弗兰克·维尔切克,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这本以大众为对象的科普读物里,维尔切克讲述了世界万物无处不在的力。

    维尔切克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物理学研究物质和力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好可以用中国的太极图来表现——黑色是物质存在,白色是无形的力,物质和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何水法的《太极双鱼》图中,浑厚的笔墨和有力的点线写就的黑白双鱼,首尾相接,虚实相生,彼此既独立又构成一个整体,确实如维尔切克所描述的那样,相互作用而造就丰富多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维尔切克说,就像物理量子一样,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因而,何水法的这幅《太极图》是对这本新书最好的阐述。

    何水法则表示,中国画的审美追求与太极阴阳密不可分。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黑与白的此消彼长构成了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即使在黑的范畴,也有“墨分五色”的讲究,也有着对应的阴阳关系。中国画是“”出来的,黑白虚实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一手段表现画面的“张力”。

    不仅仅是一幅《太极双鱼》让物理学家感受到了物质和力的相互作用,在何水法带到对话现场的作品《春晓》中,在座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安提深有感触。“我在你的画中,读到一种力量。”他第一次看到这幅用油画框装裱的中国画作品,就发出惊叹。

    傍晚时分,当维尔切克一行在何水法抱华楼特制的《双鱼太极图》明信片上,写上满满的祝福,寄往世界各地时,何水法也启程飞往意大利米兰——那里的观众正期待着与何水法的中国画有一场美丽的相遇。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刘慧/文 吴煌/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