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话不来杭州你会觉得有点失落吗

10.11.2014  12:02

死无葬身之地》海报

    三个周末,话剧界“国家队”的精英们,韩童生、冯宪珍、杨青……像流水线一样在杭州运转。

    茅威涛00后的女儿,看完《死无葬身之地》后紧锁双眉,她告诉妈妈:“人性好残酷好沉重。

    有房产企业买了《向上走,向下走》的团购票,看完后被业主追着问,“明年还有其他戏来吗?

    北京的珠宝店老板,带着女儿“打飞的”来,只为“在北京以外的剧场再看一遍《哥本哈根”。

    ……

    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成立以来,首次以矩阵的方式,亮相江南。

    作为主办方的@钱报文艺家,开始,是憧憬中带点忐忑。现在回过头看,整个过程充满了太多“出乎意料”。我们始终让诚意满格。

    选的三部戏——《死无葬身之地》、《哥本哈根》、《向上走,向下走》,囊括两位国话副院长的导演作品,一位口碑满满的80后导演作品,几乎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当下最具分量的组合拳。

    国话院长周予援,亲自飞到杭州督阵。“国家级的剧院,要给观众传递最好的戏剧。每个艺术家都是璀璨的明珠,但他们必须被串起来,才是一个院团整体的艺术形象。”他如此解读杭州演出季的意义。

    《死无葬身之地》演出那两天,包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曹禺奖获奖编剧余青峰等在内,几乎杭州文艺界的名流都来到了现场。而各个文艺院团的领导班子,也基本上到齐观摩。

    两个小时的戏,分分钟拷问着人性和精神痛点。一位女观众在演后谈中拿起话筒,什么问题也没问,颤抖着声音说了句:“我真是没白来!

    同样是震撼,《哥本哈根》以其严丝合缝的逻辑、高速运转的带感,征服了现场所有人。主演们不得不返场三次,观众才意犹未尽离开。

    对于有温度有分量的话剧,整个杭州在此次演出季中展现出来的姿态,让我们有惊喜也有期待。

    有人打趣,这三个礼拜,“空气里都是国话的味道”。每一场演出结束,都能迅速成为圈子里的谈资,在微信、微博甚至口口相传中发酵。正如微信“Show一点”网友“舞飞扬”所说:“这段时间,国话还真是杭州的时髦词。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