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打造“四美”公路网 提升美丽公路人文内涵

14.12.2015  08:58

长三角黄金通道——杭州湾大桥

玉带环绕四明山

天堑变通途——西堠门大桥

长虹耀椒江——椒江二桥

    公路,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桥梁”,是经济通达的命脉,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十二五”期间,浙江公路飞速发展。近五年来,浙江公路网更发达,沿海地区路网布局稠密、平均等级高,全省公路密度达114公里/百平方公里;浙江公路桥隧公路工程跻身全国前列,全省共有隧道1518道10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全省165个4A级以上通景区的公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公路沿线农家乐等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的五年,美丽公路画卷向更高远处铺展,浙江美丽公路建设全面启动,为美丽中国实现公路人的担当。

    修路同时造出一片景公路转型发展新出路

    由淳杨绿道、千汾线绿道和千岛湖镇城区环湖绿道组成的140多公里绿道,锦带般环抱着山清水秀的千岛湖。这条绿道总长140多公里,从2012年开始建设,主要由南线(淳杨线绿道)、北线(千汾线绿道)及千岛湖镇城区环湖绿道组成。

    这条去年底建成通车的淳杨公路,就是美丽公路示范项目。

    淳杨公路70%路段临湖,这一路行来陶醉在青山绿水之间,公路、绿道和驿站点缀其中。这是公路与自然、人文的有机融合,修路的同时造出一片秀美风景。

    这也是公路转型发展新出路。从规划设计开始,到建造、管养过程中,融合了生态环保理念,打造成美丽公路示范项目,引领浙江公路发展方向。

    得益于一流的绿道骑行环境,千岛湖的绿道系统已成为长三角的“黄金骑行线”。淳杨线排岭半岛段绿道和千汾线绿道(一期)投入使用后,吸引了大批骑游爱好者。仅2013年,千汾绿道骑行人数多达20万人次以上,共接待省内外绿道专项考察团20多批次。

    据统计,2014年,淳安共接待游客1000.5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90.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0.1%和10.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2元,增长11.5%。

    一直以来,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在淳安,归功于美丽的环湖绿道,交通衍生出了一种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也带来了更为直观的变化。

    规模化科技化养护公路 打造“浙江样板”工程

    美丽公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显而易见,而公路离不开养护。

    近340亿元的普通公路养护资金总投入,近450座病危桥梁、68座病危隧道维修改造,近五年用于普通公路养护资金占成品油消费税替代和增量资金达82.7%……这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五年来浙江美丽公路养护的“成绩单”。

    在浙江,公路养护更具规模化、科学化,打造养护的“浙江样板”工程。

    车子一路开,坐车的人随着车子摇晃;车子一过,路人被坑洞里的积水溅了一身……嘉兴市部分公路路面经常出现龟裂、车 辙、坑槽、翻浆等病害,该市公路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予以治理。“治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路面网裂病害进行预防性治理,提前实施路面灌缝、刷油;二是提早计划,安排公路大中修、路面预防性养护等。

    近五年来,全省用于针对性养护的资金投入总额超过70亿元,养护里程近2500公里。而科技的应用,也让养护工程更具深度和密度。

    从今年年初开始,湖州市公路管理局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投入使用可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了湖州市公路养护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

    丽水市大中修工程项目多采用了水泥基层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再生、水泥路面碎石化就地再生等“四新技术”,再生利用路面旧料达30万吨,计14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堆积近20米高。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通讯员 陈鲁达 张康 记者 吴佳妮        编辑:汤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