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四明山镇践行“两山”理论打造宁波“绿肺”

25.09.2017  19:25

秋高气爽宜出游。余姚市美丽的四明山镇在迎接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同时,又接连传出喜讯:8月下旬,被省旅游局列入省级风情旅游小镇培育名单;9月中旬,在省林学会公布的首届省森林文化小镇名单中,四明山镇榜上有名,成为宁波市唯一入选的乡镇。这是该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论,努力打造“绿海明珠”和宁波“绿肺”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该镇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8.7%,实现旅游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11.2%。

作为整个四明山区域的腹地,四明山镇在生态保护工作中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十多年前,随着花木经济的快速发展,该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山上种植红枫、樱花等观赏型花木,或从事花木的市场营销,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四明山红枫樱花节,也曾一度把推动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重点。很多山民通过花木致富了,但全镇也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水土流失、地下水受污染、“癞头山”随处可见。

四明山镇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必须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该镇党委书记谢向前深有体会地告诉笔者。为此,该镇从2012年开始实施珍贵树种造林项目,花了3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4057亩。2015年起,该镇又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7600多亩,提前超额完成了宁波市下达的生态修复任务,生态修复林一次性成活率达90%以上。同时,该镇不断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日常管理,建立了生态保护管理队、林业综合执法队、护林巡查队等3支队伍,并健全网格化协同作战机制,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护林巡查,精心呵护好四明山的森林资源。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该镇立下“军令状”,挂图作战、倒排时间,镇与村、村与户分别签订了生态修复种植合同,通过公开招投标,实现优质苗木的采购,由镇政府统一提供给农户,农户还要签订养护责任协议,确保苗木的成活率。该镇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因地制宜实施了红豆杉、红叶石楠、香榧等常绿植物林间套种模式,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产出,目前套种面积已超过1万亩,并在梨洲、茶培、北溪、大山四个村建立了总计350亩的香榧示范基地。“推广混合套种,由落叶植物改为常绿植物,有利于改变林相、保持水土、保护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其成效正在逐步显现。”该镇副镇长丁东青说。

该镇还通过内挖掘、外引进、深融合,以点带面发展花木替代产业,推动传统农业提档升级,比如悬岩村的樱桃产业、唐田的百亩生态果园、大山村的精品白茶产业、茶培村的乌竹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该镇结合生态修复工程,积极与医药企业合作,建立了红豆杉枝叶购销合作关系,把红豆杉产业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与此同时,四明山镇积极实施“农转旅”项目,将一批复绿功能好、景观效果佳的地方打造成以观赏四季风景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块,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投资200余万元、占地200多亩的小罗岗红枫樱花观赏基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利用梨洲大溪周边景观,投资350万元建设红枫谷项目,成为村民、游客的休闲好去处;浒溪线百里风光带建设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践行‘两山’理论,围绕生态保护示范区、文化旅游聚集区、绿色经济先行区、美丽乡村展示区、老区小康样板区的建设目标,把旅游产业提升作为生态发展的‘一体’。把花木转型升级与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生态发展的‘两翼’,协同并进,全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谢向前说。(余姚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