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砍去四成权力 区长黄海峰:今年权力清单将再升级

29.04.2015  23:08

              浙江在线杭州4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实习生/汪翠翠 摄像/柳蓬 编辑/胡芸) 2015年2月15日,富阳政府大门外在春节前正式换上了“富阳区人民政府”的新牌匾,成为杭州的第九个区。这是继1994年撤县设市,时隔20年后,富阳发展迎来的又一个新起点。

  作为浙江省权力清单制度唯一试点单位,富阳在2014年3月通过浙江在线率先晒出了全国首份县级权力清单。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阳先后交出了“三张清单一张图”:4月3日,晒出工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6月25日,正式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10月31日,富阳公布全国首张县域部门责任清单……

  那么,事权的减少会不会影响部门的运作?老百姓到底买不买账?接下来富阳还将有哪些举措?带着这些问题,浙江在线记者约访了杭州市富阳区区长黄海峰,黄区长很直接:“权力清单遏制了县域权力的扩张,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百姓办事更方便。”

   六年清权一路探索

  常用行政权力缩减四成

  权力清单是政府自我削权的“割肉之举”。早在2008年,富阳就试图削减各部门的“额外”权力。

  当年,富阳启动了“权力清单、流程再造”工作,开展了一项叫“阳光权力运行”的探索。黄海峰介绍,当时梳理出区政府及工作部门行政权力7800多项,列出常用行政权力2600多项,并予以公开。

  与此同时,富阳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如‘一单式清权’,就是让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全程审批从原来的39个审批环节、17项中介服务减少至20个审批环节、10项中介服务,可节约时间超过60天。

  几年下来,富阳从最初8个部门搞试点,到如今实现了所有部门的权力范围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只要登录“富阳区网上政务大厅”,43个部门的“权力清单”,不仅办理地点、受理条件、许可依据等信息都有公示,连收不收费和办理流程都有明确。

  清单显示,富阳行政权力已经从2008年的7800多项削减到4825项,削减幅度达38.1%;常用行政权力从2600多项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

   瘦身审批厘清权力

  百姓办事不再兜圈圈

  如今,在富阳区政府网站上,行政权力清单、常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权力运行监督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内容一目了然。

  在责任清单中,不仅对每个部门的责任细分到了科室,还将每个科室的电话晒到网上。“公布了电话,他们有压力,但现在是新常态发展,大家都有适应的过程。”黄海峰表示,如果一个企业主想了解相关政策,就可以直接拨打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他们必须要回答,这是职责。”

  富阳的负面清单是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制定,有19个行业、211个小类。在负面清单以外,比如,环保、节能的低耗能、低污染行业均可实施不再审批。

  “权力清单在富阳实施一年以来,最突出的变化就是遏制了县域权力的扩张,还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黄海峰介绍,比如,富阳“三局合一”,已经对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进行了整合,成立市场监管局,内设机构由原来的22个整合为17个,行政编制从46名减少到42名。

  黄海峰说,“原来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可能分散在各个部门,现在权力行使主体更加统一,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推诿扯皮。”

  瘦身了审批事项,厘清了权力范围,老百姓办事不再兜圈圈。

  “从前办事不知找谁,现在看了清单就很清楚。从前办事跑很多次,现在可以‘一站’解决。”黄海峰举例,以前农民申请宅基地,不仅要向村里或乡镇(街道)提出申请,还要跑住建局办施工许可,跑规划局办规划许可,跑国土局办建设用地许可,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很不方便;现在,申请宅基地只需到乡镇政府就能办完审批手续。

   权力清单放权继续

  2015年还要再升级

  2015年富阳权力清单还将进行再“升级”。

  “按照现在深化行政改革的要求,需要一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来更好的推动权力的运行。我们还会加大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缩减审批时间。”黄海峰表示,对于上级部门一些行政权力的下放,将会做一个动态的调整和完善。“我们还要让老百姓办事情更方便,把有些权力下放到乡镇(街道),由基层政府来运行。”

  黄海峰说:“权力清单怎么厘很重要。要建立好权力体系,富阳提出‘常用权力’和‘原始权力’的分类方式,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就是常用权力。如果把权力的体系运行好,监督就能更多地聚焦于常用权力。”

  他还表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应该如鸟之双翼,匹配起来。”通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确定,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更好地向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

  对话杭州市富阳区区长黄海峰

   记者: 富阳权力清单内容分为六个板块,为什么划分地这么细,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黄海峰: 在去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围绕三个目标来进行,一是理出一张权力的清单;二是形成一个权力运行的体系,三是构建一个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政府治理机构。

  我们发现,权力清单它是一个系统。各类目在整个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权力清单主要解决政府不能随意越位的问题;责任清单解决行政权力缺位的问题;负面清单主要解决投资领域的问题;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项目审批以及扩大有效投资。

   记者: 负面清单是严格控制或禁止某些投资项目,富阳的负面清单中,有很多类,这些类目是如何确定的?

   黄海峰: 负面清单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部分走在前面的省市也都处在探索阶段。我们的负面清单是根据国家、省、杭州市产业结构导向和我区产业空间布局的实际情况,逐项逐条进行反复斟酌,多次召开意见征求会,并向省、杭州市有关部门征询指导意见后确定的。清单共分为19个行业、24个大类、76个种类、211个小类。

   记者: 在责任清单中,对每个部门的责任划分细到了科室,还公开了每个科室的电话。各科室会因此感到压力吗?

   黄海峰: 去年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以后,我们部门的科室应该说是有压力的。但新常态发展,大家都有适应的过程,作为相关部门,是必须要回答老百姓咨询,这是职责。

   记者: 权力清单推行一年来,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阻力?如何克服?

   黄海峰: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阻力,尤其是政府自身改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门恋权。政府部门中,有的会担心权力改革后自己的部门编制要减少,人员要精简。二是运行过程中,企业也需要适应。比如,负面清单外的企业原来有一套审批制度,现在轻事前审批重事后监管了,就需要适应新的制度。三是基层政府在探索权力清单改革时,跟现有的法律法规有滞后性的矛盾,相互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可能没跟上。

  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有的需要加快,有的需要联动;改革更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啃硬骨头,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