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司法局“四心”工作法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疏导

31.03.2015  19:53

  下城区司法局认真研究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出“四心”工作法,提升了社区矫正质量,有效推动了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一是保持良性沟通,让社区服刑人员“安心”。 认真推行“交心日记”制度,给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倾吐心声、袒露情感和释解心理压力的机会和空间。通过社区服刑人员“记日记”和司法所“评日记”的方式,保持社区服刑人员和司法所的良性沟通,在突出监管方式的“柔软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使社区服刑人员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深刻思考、分析对错,进而达到“慎行”效果。
   二是加强帮困解难,让社区服刑人员“暖心”。 加强对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帮扶工作,工作开展以来,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25名,社区介绍工作52名,落实低保26名,享受低收入廉租房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的24名,享受街道级三级救助12名,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提高矫正质量。
   三是注重精神慰藉,让社区服刑人员“定心”。 进行精神关爱,通过平台,定期向社区服刑人员发放心理调适短信和励志心理小故事,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注重每月谈话,工作人员开展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通过真理的力量、感情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使社区服刑人员信之、服之、感之、为之。注重思想引导。发放心理书籍,通过阅读使社区服刑人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是提升能力素质,给社区服刑人员“信心”。 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提高心理矫正的针对性。如针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疏导,该局联合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等高校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基地”,先后开展了“传递青春正能量”志愿者座谈会,“法引少年”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志愿者定期到司法所依个案分析制订具体帮扶措施,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帮扶。同龄人互助的心理帮扶模式得到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