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有多好看 刘德华曾把它引进香港

26.11.2014  08:58

    《四世同堂》剧照

    12月19日、20日,由钱江晚报、杭州大剧院与浙江外服共同主办的话剧《四世同堂》,将在杭州大剧院亮相。

    这部“老舍第一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曾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情,轰动演出过的38座城市。

    这也是继刚刚结束的中国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之后,钱报文艺家再度打出的“国话牌”。

    《四世同堂》讲述的是日军侵华后的老北京城的故事,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生活被瞬间打乱。

    说起来蛮巧,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正好是70周年。在中国文艺界,《四世同堂》算得上是一个标志。上世纪80年代林汝为编导的28集连续剧,播放时几乎万人空巷,骆玉笙演唱的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传唱至今。

    但《四世同堂》却一直被话剧敬而远之。为啥?

    第一,《四世同堂》的格局比《茶馆》大十倍,改编难度太大了;第二,80万字的书,要浓缩成3个小时的话剧,更是难上加难。

    怎么破?

    国话对外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李东告诉记者,尽管这类的老北京题材,向来是人艺的拿手好戏,但最早排《四世同堂》的时候,他们压力很大,“我跟田沁鑫太喜欢老舍的作品了,还是决定试试。

    在国话,田沁鑫是与王晓鹰、查明哲、孟京辉齐名的“四大导演”,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就像《宝岛一村》之于赖声川,《恋爱的犀牛》之于孟京辉,在《生死场》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之后,《四世同堂》俨然成了田沁鑫的个人标签。

    著名剧评人、新浪潮戏剧发起人李逸告诉记者,《四世同堂》是田沁鑫这些年“最认真”的一部戏,“一部成功的戏剧,肯定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四世同堂》确实做出了原汁原味的情怀。

    “老舍在我心中一直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有一种情结。”田沁鑫跟老舍一样是老北京,所以,她更加了解老舍笔下的北京城。

    这次改编,田沁鑫并没有重温小说,而是让搭档读完后给自己复述情节,凭经验和戏剧感觉来进行取舍,“如果回看整本书,反倒可能打乱思路。

    最终完成的剧本,是用中国戏剧传统的三幕式来解构原著的三部曲《惶惑》、《偷生》和《饥荒》。至于对白,80%用了原话,“不敢给人家动太大了,因为老舍先生写得太好了。”田沁鑫说。

    2010年,话剧《四世同堂》在台北首演,当时,包括电影大师侯孝贤、李行,话剧名导赖声川等在内的文艺界人士,都到场观看。赖声川给出的评价是:“掌声,非常非常实在的来自心中。

    最好玩的,是听说这部戏好,天王刘德华竟然客串了一回经纪人,把《四世同堂》引进到香港演出。直到现在,华仔都还会感叹这是自己“撮合的一桩美事”。

    4年时间里,《四世同堂》跑遍了38座城市,属于国话“足迹”最广的作品。但因为各种原因,却迟迟没来过江南杭州。

    “刚刚跟你们合作完演出季,演员档期就凑齐了。”李东打趣,国话和钱江晚报的合作,也算是打开了一扇门,“缘分之门。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陈宇浩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