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善县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3.10.2014  17:03

  中小微工业企业是嘉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嘉善县中小微企业遇到了成本上升、效益低下的经营困难,不少企业陷入了亏损、减产、甚至停产的困境。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近期,县减负办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和部分中小微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并结合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调研服务进千企”活动,针对当前企业承担的各种不合理负担,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进行了调研。
  一、嘉善县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嘉善县有9000多家中小微工业企业,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产值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有8000多家,占到93%以上。行业主要包括木业家具、电子信息、五金机械、钮扣服饰、光伏能源、水泥建材等。嘉善县按照“政策引导、资源整合、解决瓶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政策帮扶,推动中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如2011年出台了《嘉善县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意见》明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对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20%征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改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2012年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大提升大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建立支持企业发展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两个文件,成立嘉善县支持企业发展联动服务中心,负责企业发展问题的汇总梳理、分解交办、工作通报以及综合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联动中心共帮助企业解决了448个问题,还有89个问题仍在协调解决当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搭建平台,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一是发挥嘉善县中小企业转贷基金作用。2012年7月30日,县政府出台了《嘉善县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帮助嘉善县成长型中小企业解决到期银行贷款转贷资金周转困难,防止资金链断裂。截止5月底,共办理转贷基金贷款518笔、转贷金额17.88亿元,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开展“春雨行动”信贷助企活动。创新信贷管理模式,为小微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机制,为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信贷政策和营销模式。2014年计划支持1000家小微企业,确保实现小微企业和民生类群体贷款40亿元。三是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运作。经过担保公司年审,6家担保公司获得经营许可证,并且鼓励和引导获的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适当降低保费,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加强培训,推进中小微企业管理技术创新
  去年11月份,嘉善县与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建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示范区。今年3月11日,嘉善县印发《嘉善县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6年,全县以点面结合方式开展各类培训10000人次。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255”工程,即培训经济管理干部200人,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5000人,培育各类发展水平高、示范作用强典型企业50家,着力提升嘉善县发展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素质和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3月18日,印发《嘉善县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2014年实施方案》,针对全县经济管理干部、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培训,计划到2014年末,培训经济管理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00人次以上,培育各类示范企业20家。今年以来,嘉善县已连续开展“2014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专题报告会、“嘉善县2014年工业强县研修班”、“创新驱动企业总裁研修班”等系列活动,今年1-6月,共组织培训活动12场次,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嘉善县中小微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
  二、嘉善县中小微企业负担现状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看,嘉善县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执行国家、省、市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对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再收费,对降低收费标准的严格按新的标准执行,企业普遍反映目前环境较先前有较大改善,公开的乱收费问题已基本消失,企业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部门在积极改变自身职能,深化企业服务意识的同时,不断加大与企业的对接和联系,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氛围,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显著提高。虽然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切实减轻了企业一些不合理负担,企业对此反映较好,但目前在企业治乱减负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其他收费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等社团并收取费用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普遍并不要求强制加入,但碍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仍然不自愿的加入一些组织并缴纳有关费用。虽然社团组织提供一些服务或活动机会,但大多数企业认为实际意义不大。
  二是利用垄断地位强制服务并收费的现象,一些中介机构背靠垄断部门,以服务为名,行收费之实,有些垄断部门和中介机构联合,以中介服务为名,有硬性要求企业接受代理有偿服务。
  三是违反国家政策规定强制办班、培训、评比以及开展资格认证、组织考试并收取费用,也是令企业颇为苦恼的问题。对于一些必要的学习、培训和资格认证,企业还是乐于参加的,但对于一些诸如“企业营销”、“企业管理”等没有新意、老生常谈的培训等,即使不收取费用,企业也不愿意参加。
  三、目前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相对较弱的企业群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嘉善县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着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总体效益下滑等困难。
  (一)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问题较突出
  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金融部门很少予以青睐,因此在贷款融资方面不能得到很好支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成长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贷款费用又高,银行除去收取贷款利息外,还要求企业办理承兑汇票,不发放支票或进行账户转账,企业为兑现汇票还要再付出贴现费用,据调查,有些中小微工业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了一倍左右,加上汇票贴现这一块有的企业融资成本高达13%。办理贷款抵押的厂房、设备等要办理保险,又要增加支出。很多企业因此已放弃向国有商业金融机构贷款,只能转向农村信合或是亲朋好友,但这种渠道能提供的额度较小,有时不能满足需要。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嘉善县从事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出口的中小微企业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企业汇率损失、应收帐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紧张问题。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劳动力成本涨幅较大。在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一致反映,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中小微企业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是成本上升因素中不可回避不可逆的最重要一环。随着政府硬化社保应缴必缴政策,加之社保缴纳标准不断提高,企业为职工支出的社保费用也在逐年上涨,此外困扰企业的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旺季普遍招工难,只能高薪聘用临时工,技术型企业虽然用工相对稳定,但是拥有资质的熟练工相对比较难招,显现出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大多数企业反映,由于受到国际大宗物资价格波动的影响,其上游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大,尤其是近两年,各类工业生产资料以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几乎是全线上涨,原材料价格的整体涨幅达到15%以上。同时,小微企业由于在经营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定价话语权,所以不能完全将原材料涨价成本转移到下游或消费者,自身也要消化承担一部分涨价因素。
  (三)市场经济环境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
  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下,嘉善县广大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且还有一个生存问题。前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部分企业家对拿土地、搞房地产、拆借资金赚取高额利差的兴趣较大,产生了“脱实就虚”的现象。市场生存环境也不利于企业发展,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经营者在处理工伤、用工等劳动纠纷中比较被动,应享受的权益有时候得不到保护。而且,嘉善县分布在偏远乡镇的中小微企业因缺少必要的娱乐设施,难以解决员工的业余生活问题,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留人难、留住技术工人和高级人才更难。
  四、企业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提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市场普遍不景气,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希望政府在开展治乱减负工作的过程中,重点加大企业税收减免力度,并出台一些实惠的扶持政策,使企业得到喘息空间,突出当前困境。
  二是建立诉求渠道,一些企业提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关于减负工作,企业是乐于配合相关部门的,但是企业缺少向政府提出诉求、建议甚至是意见的渠道。建议政府设立相应的专门职能部门,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方便地提出诉求与建议。
  五、减轻企业负担的几点思考
  一是政府要给予税收及金融支持。建议政府要下定决心,蓄水养鱼,减缓免小税种,在经济环境较为严峻的时期内给予企业更加有力的税费优惠政策;在融资环节要鼓励国有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简化贷款手续。
  二是继续加强清费减负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确保所有部门涉企收费都合法、合规。
  三是着力抓好涉企收费的各项制度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收费审验工作。
  四是重点整治依靠部门影响和行业垄断地位向企业乱收费问题。严禁行政机关利用职能设立前置条件,为中介机构、社团组织提供收费方便。对各种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作出规范,有偿服务应采取企业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服务”,建立正常的中介服务收费秩序。
  五是加强对涉企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不定期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企业反映较大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动新闻媒体和群众,对顶风作案、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加大曝光和查处力度。
  六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减负部门,配备专职减负人员,充分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并赋予一定的执法权,进一步加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力度,从而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方便地提出诉求与建议,畅通“三乱”案件举报渠道,进一步形成政府、企业抵制和治理“三乱”工作的合力,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  嘉善县经信局中小企业科)

1-7月浙江网络零售逆势增长10.6%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记者 郭其钰 实习生 苏礼昊)14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介绍,1至7月,浙江累计举办促销费活动近1600场次,实现网络零售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网
浙江近五年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21.1%
  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钱晨菲 徐翘楚)“浙江正在加大投放,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据统计,浙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26.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