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飞地抱团”再升级 “强村计划”获点赞
平湖全市的低收入家庭均可通过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入股村级集体经济“飞地抱团”项目,全员持有帮扶股份,每年可获5000~10000元的固定收益;这个被誉为“飞地抱团”模式的6.0升级版,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打赢了低收入家庭的增收攻坚战,为他们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嘉善县将各村腾退“低小散”企业获得的土地指标和资金整合起来,并选择规划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强村项目,一并解决偏远薄弱村“造血难”和区位优势镇土地指标紧张两大难题。
多次升级版本的“飞地抱团”模式还走出嘉兴,牵手庆元和九寨沟,三地在嘉善合建“飞地”产业园,成为东西部对口帮扶和省内山海协作的创新模式。
2013年以来,嘉兴市率先创新“飞地抱团”模式,把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土地级差收益最大的黄金地段,如“两创”中心、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等效益最高的黄金项目拿出来,通过县域统筹、跨镇经营、多村联合,发展物业经济。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建成“飞地抱团”项目89个,涉及973村次,其中薄弱村392村次,项目总投资68.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9.32亿元,项目用地3233.6亩,收益率普遍达到8%~10%,实现了县域抱团项目全覆盖、集体经济薄弱村全打包、“消薄”任务全兜底,解决了村级经济实力不均、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瓶颈制约等“顽疾”,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强大引擎”。“飞地抱团”模式还走出嘉兴,牵手庆元和九寨沟,三地在嘉善合建“飞地”产业园也成为东西部对口帮扶和省内山海协作的创新模式。
飞地造血、抱团取暖、退散进集、要素交易、电商孵化、农光互补、美丽撬动、一村两楼、政策扶弱——嘉兴在推进“乡村振兴”时首创的“强村九法”,使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基层政权得到有效巩固。
为推广“强村计划”,自2009年起,嘉兴市连续出台三轮(每轮三年)相关政策,每一轮都由市委发文部署,从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第三轮“强村计划”中,市本级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对每个参与抱团发展项目的薄弱村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助;优先安排抱团发展项目用地指标,每个薄弱村不少于2亩;对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的项目,提供足额信贷支持,实行不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利率优惠,并简化贷款手续;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而,基本形成了集人、财、物全要素供给、全方位支持的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体系。
10年来,三轮“强村计划”分别以消除不到年总收入30万元、年经常性收入30万元以下、年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为目标,明确指标到年,铺排任务到村。据悉,原本第三轮的时间是到今年底,但消除年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下薄弱村的目标其实早在去年就已提前实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嘉兴市86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拥有村级集体资产总额261.99亿元,村均3043万元;年经常性收入(指村每年固定性的收入)13.38亿元,村均155.4万元;年经常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72.5%,并已全面消除年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