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有哪些本土节日?嘉兴市将编一本书告诉你

18.03.2017  15:35

  我们都喜欢过节,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西洋节日,无论大节小节,总要换着法子庆祝一番。可你知道吗,我们嘉兴还有许多本土节日,充满了地方特色,奇妙而且极具魅力。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并且了解这些本土节日,我们嘉兴的文化专家们准备专门编一部书。昨天,《嘉兴节日志》调查与编纂业务培训班在海盐秦山街道欣欣社区文化礼堂举办。接下来,来自全市各地的20多位撰稿人将正式进入《嘉兴节日志》的调查和撰稿阶段。

  本土节日有很多

  背后往往有故事

  其实说到嘉兴特有的节日,还真不少,从市本级到各县市都有。比如秀洲区王江泾的网船会,早在民国时期,清明节、中秋节前后就是莲泗荡网船会举办的时节;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嘉善西塘的人们都会走上街头祈福,因为这是护国随粮王生日;每年春节或重阳节期间,平湖的鱼圻塘大蜡烛庙会以大将军、大蜡烛、大戏台、大锣鼓这“四大”而名震中外;海盐澉浦,每逢春节至正月半前,有“请淘箩头姑娘”的习俗,也称“接淘箩头姑娘”;此外还有海宁的观潮节、桐乡的双庙渚蚕花水会……这些有趣的节日,基本都伴有历史事件或传说,而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往往知之甚少,《嘉兴节日志》的编纂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嘉兴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除了这些本土特有的节日,许多传统佳节在嘉兴也很具本土特色,如秀洲区的七夕香桥会、海宁长安在端午祭河神……嘉兴人怎么过春节、怎么过重阳等,你将都能在《嘉兴节日志》中找到答案。

  挖掘、保护和弘扬

  嘉兴传统节日文化

  记者了解到,《嘉兴节日志》编纂项目是2016年度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嘉兴节日志》的调查与撰写,将面向嘉兴市范围内的传统节日、庆典、祭会开展田野调查和文献检索,力求科学、客观、具体、全面、规范地完成志书的编纂。它是嘉兴代表性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旨在挖掘、保护和弘扬嘉兴传统节日文化。

  《嘉兴节日志》主要包括综述、志略、调查报告三个部分,预计有20万字,插图100幅。其中,综述主要阐述嘉兴传统节日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基本内容与大致过程及地域特色与文化功能;志略包括八个方面——节日时空、组织、节日缘起、仪式活动、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游艺娱乐、节日用品、节日文献;调查报告则客观记录节日全过程。

  编纂市级节日志

  嘉兴是全国首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传统节日在渐渐消失,编纂这么一本还原全市传统节日、庆典、祭会的书籍,是对节日文化的一种抢救和保护。”嘉兴市文联秘书长陈双虎告诉记者,文化部曾经发起全国范围的代表性传统节日调查,并编纂了《中国节日志》。而市一级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准确、真实、全面的记录,嘉兴是全国首家。

  为了留住乡愁,《嘉兴节日志》的调查面将涵盖全市所有传统节日,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节日进行重点调查与撰写。尊重嘉兴传统节日的历史原貌和风俗习惯,按照传统节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采录,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以确保调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

  《嘉兴节日志》一书预计将于2018年底前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