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援疆激发沙雅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3.07.2015  19:05

  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是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全额投资援建的项目,也是当地一所示范性的双语学校。近日,该校新建的二期工程已竣工交付。该校援疆副校长黄建忠告诉记者,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嘉兴第一实验学校的硬件设施在沙雅县乃至整个阿克苏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市援疆指挥部始终把教育放在对口援疆的优先位置,坚持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师资优先选派,不仅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了当地教育布局,也大大提升了当地教育水平,全力助推当地办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据统计,去年以来,市援疆指挥部共安排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提升沙雅办学条件,沙雅教育提档升级势头正劲。
  完善布局,共享优质教育
  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处于沙雅县城乡接合部,这里原有沙雅县第二小学、沙雅县第五小学、沙雅镇其尼瓦克小学、沙雅镇新村小学、沙雅县海楼乡阿合墩小学5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学生流失严重。
  “投资近4600万元的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建成后,不仅学校硬件设施一流,‘双语’教学水平也大幅提升。”黄建忠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之前流失的学生纷纷回来就学,学生日益增多。
  去年,市援疆指挥部又全额投资援建了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工程新增建设面积4506平方米,可扩展12个班级,增加学生540人。记者看到,与教学楼同步竣工的还有该校的体艺馆和多功能厅。据悉,这是沙雅县拥有的第一个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其中包括羽毛球场、舞蹈房等功能区块。如今,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优质的硬件条件、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日益上升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周边很多地方的学生前来入学。
  此外,去年市援疆指挥部还全额投资援建了沙雅县第一中学嘉兴教学楼、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幼儿园,这些教育项目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体现了集中示范效应。
  帮带提升,积蓄发展势能
  内涵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去年,选派的9名援疆教师进疆以来,立足岗位教书育人,主动参谋积极有为,为沙雅教育引入了沿海地区先进教学理念。一年半的时间,援疆老师共完成2600多课时,其中公开课85节、教学讲座68场、听课评课630节。援疆教师主持参与的8项重点教研课题中,5项课题获自治区重点课题研究立项。
  在顶岗补缺、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援疆教师还突出帮带提升,组织开展“1+X师徒结对、帮带提升”工程。9名援疆教师与当地24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分专业实施传帮带。市援疆指挥部安排援疆资金50万元,在沙雅二中建立了“红船领航·青蓝之家”传帮带工作室,实施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和集中示范帮带效果。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援疆教师结合各受援学校特点,探索开展了多项创新工作。沙雅二中5名援疆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开展了课堂教学“主题式研讨”、“集体备课”,开发了适合该校学生基础的“校本作业”,包括10门课程、45册;沙雅职业中学2名援疆教师积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实施“素养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编写了本土化“双语”教材。今年市援疆指挥部安排援疆资金100万元,建设汽修、纺织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帮扶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2名援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推动成立了学校“青联会”,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红船关爱,帮扶困难学生
  为了给沙雅当地的贫困学子更多实际的帮助,市援疆指挥部广泛开展了“红船教育关爱”困难学生助学项目,动员嘉兴社会各方力量向沙雅贫困孩子伸出援手。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了3000多名沙雅县贫困家庭学生,遍及沙雅县城镇、乡村各个学校。
  去年,为激励当地基层教师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促进提升双语教学水平,嘉兴市教育局捐赠了10万元“红船教育关爱”资金,用于表彰在一线双语教学中成绩突出的“红船杰出教师”。
  此外,嘉兴市商会、企业也积极为沙雅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嘉兴温州商会捐赠20万元资助沙雅一中建设了图书馆;针对当地教学设备不足的现状,援疆教师主动联系后方,向受援单位捐赠了10多万元的汽车检修设备、服装面辅料等实训器材及70多幅艺术作品等,努力帮助受援学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