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推介县级社科联工作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

21.01.2015  16:20
                2015年1月15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郑新浦在嘉兴市社科联报送的材料上做出批示:“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社科工作有为有位,需要各级社科联自身积极主动、奋发努力,更离不开党委及党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嘉兴市的实践已是一个明证。

          嘉兴市社科联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015年1月11日,嘉兴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海盐社科联践行群众路线获“点赞”》的宣传报道,对海盐县社科联成立五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典型宣传。1月12日,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越强作出批示:“这篇报道既是嘉兴日报突显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好报道,也是海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动写照,也是值得其他县(市、区)学习的现实经验。

嘉兴市社科联在2014年实现县级社科联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2015年把抓好县级社科联作用发挥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指导新建的县级社科联尽快找准定位,进入角色。推介海盐县社科联的经验做法,既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县级社科联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也是促进各县(市、区)社科联相互学习与交流的一个有效举措。

 

(省社科联办公室)

附:【嘉兴日报】海盐社科联践行群众路线获“点赞”                          

【嘉兴日报】海盐社科联践行群众路线获“点赞

  ■记者  陶  玮  通讯员  叶美勤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三超理念”开展课题研究,《就地城镇化的海盐样本》课题将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社科研究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启动编撰出版社科丛书项目,第一册已公开出版发行;“社科专家基层行”、“海盐大讲堂”、“涵芬讲坛”、“阅读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风生水起,使社科普及走进村镇、走向学校、走入企业……这是海盐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五年来交出的一份答卷。

  海盐县社科联成立以来,广开思路,创新工作,深接地气,凸显了社科联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继2013年一位社科工作者获得全国优秀个人荣誉称号后,在2014年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海盐县社科联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一家获奖的县级社科联。

  致力课题研究

  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些天,县社科联社科工作者们都很忙,他们今年做的《就地城镇化的海盐样本》课题将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需要做各项申报工作。

  “海盐县是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因此我们确立了《就地城镇化的海盐样本》这一课题,并借力高校智库,与嘉兴学院合作,深入剖析海盐就地城镇化发展样本,探寻新时期下海盐城镇化发展之路。”县社科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县社科联都会根据党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选择相应课题致力研究,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013年,针对海盐县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的实际,县社科联选择了《海盐县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的课题,通过全面回顾总结海盐县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历程、工作经验及作用发挥,分析海盐县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难,研究探索下一步思路,提出对策和措施,为海盐县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借鉴。这一课题获得了市优秀规划课题。

  2012年,县社科联做了《用文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课题,为基层企业软实力提升出谋划策,该课题获评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成果。

  县社科课题研究收获颇丰,2013年,县社科联成功入围市级社科课题26项,10项成果获奖;2014年有9项课题获市社科规划课题和重点课题,有8项成果获嘉兴市人民政府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数量居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获得市社科联课题一等奖的何明星是海盐不断涌现的基层社科人才的典型例子,他立足海盐,关注嘉兴,放眼长三角,其课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意高,观点新,阐述缜密,是社科“三超”理念的最好诠释。

  普及社科知识

  让全社会感受社会科学魅力

  “海盐大讲堂”、“涵芬讲坛”、“社科专家基层行”……在海盐,对于这些社科品牌活动,普通百姓已经耳熟能详。

  记者在县社科联的工作安排中看到,县社科联明确“服务百姓、占领阵地、提升素养、开启蒙昧”定位,开设系列形式新、内容丰的常态化活动,实现社科普及资源的县内外联动,让社科工作者与百姓“面对面”,让先进社科知识与百姓“零距离”,让全社会感受社会科学魅力。

  县人文社科讲师团成员朱逸平把讲堂办到中达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于城镇鸳鸯村、海盐高级中学等单位,作了系列“记忆海盐”、内容又各有侧重的人文社科讲座。来自河南的中达员工小雷说:“来海盐工作几年,不太了解海盐,听了讲座,知道了很多,对海盐更有感情了。

  “海盐大讲堂·人文海盐讲坛”先后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化人士作专题讲座,包括北京大学王守常、李中华教授作的中国传统文化辅导报告,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潘习哲的《航天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上海交大陆邵明教授的《城镇空间及其文化特色塑造》等,大讲堂和各单位、镇(街道)的分讲堂,讲座内容林林总总,充实了海盐市民的文化生活。

  县社科联利用海盐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有志于人文社科事业的县内企业和单位,筛选出一批各具专才的研究专家,以冠名基金形式启动海盐社科丛书编撰出版工作。 

  践行“走转改联”,县社科联积极为基层做服务、作指导、当顾问,重点在服务美丽乡村、优美庭院、传统街区改造、文化创意园区开发、名人艺术场馆建设、民间收藏资源利用、乡邦文物征集、农庄文化、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通过指导服务,激发民间的文化热情。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郑新浦充分肯定海盐县社科联工作,认为该县社科联和社科工作者颇有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