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内河水运建设惠及杭州都市圈

07.09.2015  18:06

  “十二五”期间的“三横三纵一联网”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体系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的实施,过去的5年和未来的5年,嘉兴的内河水运建设都将惠及整个杭州都市圈,乃至整个浙西区域。


  水上绿色通道 实现港口互通


  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是浙江省第一个内河集装箱码头,是浙北地区最具规模的内河公用码头和物流基地。码头岸线长570米,拥有千吨级泊位10个,现有集装箱运输船舶18艘,运力907标准箱。据介绍,码头沿杭申线南侧而建,船舶可由此东达上海,西至湖州,北上苏州、无锡、常州,南下杭州、金华、宁波、绍兴等地。
  “今年上半年,我们处在稳步增长的态势中。今年的外贸形势是走下坡路的,但我们从去年就制定了大力发展内贸的战略目标,今年内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嘉兴内河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锋称,今年1月至7月,内河港多用途港区吞吐量完成了约11万标箱,“7月份创了开港以来的新高,完成了近1.9万标箱,船舶作业也是热火朝天,每天实现8进8出。
  张伟锋表示,内河港多用途港区吞吐量稳步增长,是因为该码头不仅服务于嘉兴地区,还服务于整个杭州都市圈。目前内河港多用途港区连通长江经济带,与长江第一港太仓港进行了对接,从不定班轮到每周两班直到现在每日一班,正在向每日两班努力。2015年4月份开始,与上海洋山港通过穿梭巴士实现了对接。


  杭州都市圈 共享水上经济“大动脉


  嘉兴前有涉杭州湾的出海口,后有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杭平申线及京杭运河嘉兴段三级航道等项目构筑的“三横三纵一联网”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体系。
  近年来,通过整合内河港口资源,嘉兴又逐步建立了以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中粮项目海宁经济开发区专用码头、桐加石油濮院成品油库、嘉兴铁路东站货场煤炭专用码头、嘉兴石化有限公司专用码头、浙江盐业集团嘉兴配送中心码头、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北区码头等工程为主的“一港六区”内河港口体系。
  “杭州等地都想借嘉兴的港出海。”嘉兴市港航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受钱塘江自然条件的限制,杭州市一直没有出海通道,“因此在杭州都市圈规划中,提出了将杭平申航道作为杭州市的出海通道,要求按照三级航道标准抓紧建设,杭平申航道建成后,通过富春江,将辐射至钱塘江中上游,成为整个浙西地区的出海通道。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将推进海河联运航道改造,规划集装箱主通道提升工程方案,在现有浙北内河航道网的基础上,进行线路的优化与比选,通过适当的桥梁改建及顶升措施,以适应集装箱运输及海河联运的需要。(嘉兴市港航管理局 吴婷竹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